本报讯 万州区公安局以构建治安精准防控体系为突破,以建立城区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为支撑,切实推进警务实战化改革,着力破解“勤务指挥分离、处警反应迟缓、防控力量分散、侵财案件上升”等难题,取得了治安防控的新成效,百姓安全感指数首超全市平均值。今年上半年,该区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9.2%、命案下降16.7%、抢劫案下降28.6%、侵财案件下降4.87%、可防性案件下降22%,破案上升4.6%、打击处理上升10.5%。
搭建信息平台
改分散警务为集成警务
万州区公安局在派出所设立勤务指挥室,配置4块至8块46吋以上LCD拼接单元显示屏及显示机柜,通过公安网或专网将辖区视频探头信号接入,实现将原内勤综合室和视频监控室的职能重组整合,集指挥调度、情报研判、视频巡逻、勤务管理和内勤综合等功能于一体。
同时,对应设置指挥调度、情报研判和视频巡控等三个功能岗,各施其责,互相配合。配套接入公安网、视频网、通信网、互联网,为指挥平台提供网络支撑。
“一室三岗四网”一站式信息指挥平台的设立,构建起局、所两级警务指挥体系,厘清警务指挥体系与业务流向,形成“指令—执行—反馈—评估”衔接闭合的警务指挥平台,推进警务信息与警务实战的紧密结合。
推进系统融合
改传统警务为信息警务
万州区公安局按照全城覆盖、全域共享、全时可用的要求,坚持建用并重、内外整合的思路,在“建、联、用”三个方面下功夫,延伸视频触角,提高对社会面的管控能力,解决建设与应用脱节的问题。
建,即通过“应指工程”加强公共视频监控探头布建,城区干道、公共场所、街区路口、重点单位及敏感部位实现“全覆盖”;联,即从内外两方面着手,把社会视频信息资源与公安内部信息系统有效整合,形成一个为我所用的统一有机整体;用,即通过上述融合,派出所指挥室对区局指挥中心的指令、群众报警、突发情况,及时调取视频信息,如同身临其境,做到精准掌控、精准指挥、精准调度。
革新布警模式
改块状警务为网络警务
建好专业力量,严密社会防范。组建处警专业队,接受区局指挥中心指令和派出所指挥室高度出警处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成立反扒专业队,根据视频巡查情况集中进行防扒反扒;组建特勤巡防队,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巡逻防范;组建摩托车巡逻队,负责流动疏堵保畅;建立城区治安岗亭和城乡警务室,强化定点管控;建立社区夜巡队,坚持夜间流动巡逻;充实流动人口协管员、小区保安员、平安志愿者等辅助力量,使社会群防组织达到6233个18.13万余人,编织起严密的防范网络。
优化警务流程
改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
万州公安局通过勤务指挥一体化改革,改变机械接受上级派警、坐等群众报案出警、例行呆板巡逻、摸底排查破案等传统勤务模式,增强警务工作的主动性。
公安机关在接受指挥中心警务指令和群众报警后,及时调阅现场视频信息,根据事件性质、现场情况科学派警用警,减少工作盲目性;发生刑事、治安案件或者接到群众对民警的投诉后,及时通过视频回放,查找证据,还原真相;坚持“有警处警,有突处突,无警无突网上巡查”,加强对辖区全时段无盲区不间断视频巡查,有效掌握辖区治安态势,通过视频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后,果断出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民警参勤后,及时通过视频和GPS定位跟踪,实现由事后查处到全程监督的转变。
据统计,万州区公安局自创新警务以来,现场调度处置突发性事件229起,直接抓获现行犯罪嫌疑人23名,视频巡查、情报研判提供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69名、破获案件239起。2015年以来,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执法公信力分别达到93.67%、91.99%和92.7%,实现了近4年来的最高值。
■ 重庆法制报 重庆长安网 记者 罗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