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单日成交突破万亿元 A股改写“世界纪录”

2014-12-06 03:30:56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单日成交突破万亿元 A股改写“世界纪录”

“世界纪录” 新华社发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专电 (记者 潘清)5日A股盘中突现宽幅震荡。“过山车”行情在考验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当日A股以10741亿元的成交总量,创下全球股市单日成交新高。

5日早盘,A股盘中突现“跳水”,沪深股指跌幅一度双双接近3%。此后两市股指又快速回升。这一过程中成交量快速扩大,截至早市收盘两市成交总量已超过7000亿元。

午后A股成交继续攀升。截至收盘,沪深两市分别成交6392亿元和4349亿元,总量高达10741亿元,创下了全球股市的单日成交新高纪录。

过去的一个月中,伴随各路资金蜂拥入市,A股史上最大单日成交纪录被频频改写。11月11日,沪深两市以5810亿元的总量创下新高。11月24日,央行降息利好又将这一纪录推升至5844亿元。

此后,A股开始向全球纪录发起挑战。11月28日,沪深股市总成交量突破7100亿元,逼近美国股市于2007年7月26日创造的995亿美元历史最大成交纪录(按当时汇率计算,约合7540亿元人民币)。

12月3日,A股创下9149亿元的新天量,将美国股市保持的纪录远远甩在了身后。仅仅过了两天,这一纪录又被改写为惊人的逾1.07万亿元。

与成交量快速放大相随,过去两周A股持续大幅攀升。按照5日收盘点位计算,11月24日以来沪深股指累计涨幅分别达到18.13%和20.82%。

A股每周新开账户数连续七周超20万

投资者入市意愿强烈

据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 (记者 潘清)伴随沪深股指强势上攻,A股显现出的“赚钱效应”让越来越多的观望者按捺不住。A股新开账户数连续七周超过20万户,显示投资者入市意愿强烈。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1月24日至28日的一个交易周内,上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新增A股开户数分别为190265户和179132户,合计高达36.9万户,环比猛增58.15%。加上新增B股账户,这个数字突破了37万户,创下2011年4月以来的新高。

而这,已是这一指标连续第七周突破20万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反弹启动前的2014年4月,日均新开账户数仅为1.6万户。全月不足20万户。这意味着过去七周内的周开户数均超过了4月的全月水平。

短评

真正的“牛市”仍赖制度保障

新华社记者 潘清 赵晓辉

告别了持续数年的低迷,A股过去几个月震荡上行,并在最近一周内突然“爆发”。且不论牛熊转换之说是否成立,真正的“牛市”仍依赖完善的制度加以保障。

从本轮行情的直接触发原因来看,降息通道开启对庞大的储蓄资金形成“挤出效应”,房价走低、无风险利率下降让人们从理财转投股市。流动性骤然宽松“引爆”了A股。

而从深层次原因来观察,深化改革举措次第出台,在求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同时,也为一向偏爱“炒概念”的股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

热闹背后,跃居全球第二大股市的A股依然难以摆脱依赖政策和资金驱动的模式。而“借钱炒股”“卖房炒股”风潮的卷土重来,又为这一轮行情烙上了鲜明的“情绪市”印记。

除了外部动力,来自市场本身的因素同样值得探究。核准制下新股发行节奏被人为控制,无一例外的首日“秒停”之后,次新股一再上演连续涨停并成为炒新资金追逐的目标。IPO政策错配令A股供求失衡的矛盾不断加剧。

撇开众说纷纭的技术指标,真正的“牛市”是需要制度加以保障的。这种制度保障的核心就是市场化的供求平衡。

供给端,要让市场成为IPO节奏和价格的决定力量,推动真正好的企业和真正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上市。与此同时,依靠严刑峻法和严格监管,淘汰欺诈上市的劣质企业,查处虚假披露、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纯洁。

需求端,同样需要有中长期布局,包括推动养老金、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力度,吸引境外资金参与投资等。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近日透露,注册制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将于讨论完善后发布。而11月末刚刚高调启动的优先股试点,有望为低风险偏好的长期资金提供合适的入市路径。

事实上,牛市需要的保障远不止于此。从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到扩容衍生品市场提供更为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尚任重而道远。

唯有如此,中国股市才有可能改变牛短熊长和波动剧烈的特征,迎来一轮“真正的牛市”。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