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报刊 > 正文

先修房建路,再送技术和金点子綦江检察院精准扶贫初见成效

2015-12-09 18:20:33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老人家,还记得我们不?”“啷个不记得,没有你们,我怎么能这么快就住进新房子。”昨日,81岁的丁山镇石佛村老党员赵吉云热情地邀请綦江区检察院检察长邓正平一行参观他的新居。

  “以前,我住的是破旧土房子,经过日晒风吹,漏风又漏雨,还是危房,不处理的话马上面临垮塌的危险。”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赵吉云忍不住热泪盈眶,他告诉记者,“儿子结婚后搬到媳妇家住,我靠种地过日子,哪敢奢望住新房子哟!要不是检察院的领导帮扶,我还住在危房里面。”

  原来,去年经丁山镇、村领导牵线,赵吉云成为该区检察院定点帮扶的对象。检察长邓正平、纪检组长曹芸苹了解到赵吉云的具体情况后,先后协调区建委、区土房局等相关部门,为赵吉云争取到了高山生态扶贫移民指标。随后,积极帮助其进行新房选址、规划、建设、搬迁。今年初,在该区检察院和镇村领导的共同帮助下,赵吉云搬进了新家,检察院领导为其送去了彩电、慰问金,帮助他实现了“安居梦”。

  赵吉云并不是綦江区检察院开展扶贫工作的第一个受益人。

  “先修房建路,再送鸡又送鸭,还送技术和致富金点子到村到户”。在准确摸清贫困户家底的基础上,綦江区检察院集聚各方资源,强化民生问题为帮扶导向,联合多个部门一起发力,共同给力,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使精准扶贫攻坚逐渐向纵深迈进。

  “在綦江区农委的支持配合下,区检察院今年组织丁山镇四角村、秋发村等6个村民代表30多人到永城镇、隆盛镇、三角镇、綦江农博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参观学习。并组织农业技术专家4人,深入到黄坪村等村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证,帮助贫困农户找到发展致富产业项目。目前,区检察院已经帮助贫困村发展了500亩萝卜,200亩蓝莓和200亩脆红李,还发展了1个养殖大户和1个产业大户,用产业项目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綦江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积极与相关部门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修建人行便道5公里、社级泥石公路1公里,解决村民出行难;维修沟渠堰2公里,解决了当地百姓庄稼没有水灌溉的难题。今年綦江丁山湖旅游开发交通因缺乏资金问题陷入困境,该区检察院又协调资金近100万元,解决了丁山湖环湖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落实,关键要因人因地施策,在做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规划好扶贫项目等软件配套,只有硬件软件“合二为一”,才能彻底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

  据了解,綦江区检察院积极与区农委相关专家对接,为村民送技术,点对点的帮助村民解决种植养殖技术上的问题,积极为71户贫困户送去了致富“金点子”,送去了3000只鸡苗和2000只鸭苗,送去了2万多元贫困学生救助金;区检察院还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劳动就业、子女读书、惠民政策落实等实际困难。

  綦江区检察院扶贫工作开展至今,先后与丁山镇石佛村、黄坪村签订了党支部共建协议,依托党支部这一核心组织,在相关区级部门支持下,成功帮助7户贫困户实现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和深度扶贫移民,17户贫困户进行D级危房改造,让每一个危房户贫困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步一个脚印,看着一家又一家贫困户解决了贫困问题,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时,区检察院的广大党员干警心中也越来越有底气:“我们将拿出百倍的信心,实打实地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记者 周喜冬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