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继续深入开展“密切联系群众 推动富民兴渝”代表主题活动,各区县人大常委会自选专题,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展示部分区县开展代表主题活动的举措、成效,本期起,本报开设“代表主题活动区县行”专栏,陆续介绍部分区县开展该活动的情况。
明年5月,龙吟小学1100多名学生将不再轮流做操;今年6月起,四屏镇等25个镇的群众不再远赴江津城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今年以来,江津区人大常委会选择“人大代表进校园”专题,突出平台建设、主任接待日活动、督办建议“三大抓手”,解决了该区部分学校的困难及群众的问题。
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每年,江津区人大常委会都会根据当地重要工作而选择一个专题开展代表活动。江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石诗龙告诉记者,今年将验收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而去年该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该项工作情况报告后发现,城市化和工业化提速给教育均衡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保证验收顺利通过,建议推迟一年验收,让代表活动助推其尽善尽美。于是,才有了今年的该专题。
“全区2000余名各级代表走进289所学校,开展法制讲座132场次,视察调研500余次并形成调研报告50余篇,收集群众意见950余条,向区政府提339条书面建议。”石诗龙说,截至10月中旬,采纳并落实了45条建议,223条建议已采取措施或列入近期计划。该区财政投入4.43亿元用于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代表捐款捐物价值120万元。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教室挤了60多个学生,做操还要轮流进行。”今年4月,石诗龙带队调研龙吟小学,发现该校教室太少,操场太小。学生宿舍仅有367个床位,目前住满,还有100多名学生想住读。于是,石诗龙等代表协调各方,将综合楼增加了两层,8月,腾出了5个教室,这样,原有的18个班变成了23个班,每个班学生人数达到了标准化。
同时,征用15亩土地,新建该校操场。记者看到,大型机械设备正在作业,明年5月,龙吟小学的学生将告别在仅800多平方米操场轮流做操的历史。
结婚办证方便了
今年,江津区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巩固联系群众的平台。制定并坚持“主任接待日”制度,督办代表建议落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问题。
“办一个结婚证,无论多远,都得跑到江津城区才能办理,对于我们居住在四面山上的人来说,往返要一天时间。”该区四屏镇的一个村民说。
记者查阅江津区民政局的相关资料发现,2014年12月20日起,该区实行婚姻登记集中办理,也就是说,该区25个镇的群众要办理婚姻登记,必须到位于江津城区的婚姻登记机构办理。尽管该登记机构适时延长上班时间,并开展上门服务,方便了一些较远的群众和部分特殊群体,但大多数居于农村的群众,还得跑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办证。
不过,今年,江津区人大常委会督办了朱先壁等代表提出的相关建议后,今年6月,江津区民政局恢复了25个镇政府办理婚姻登记的职能,于是,四屏镇银岩村的小罗就免除了奔波100多公里办结婚证的困难。
目前,江津区的代表活动仍在继续,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还在继续解决中。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