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文化 > 正文

[开州区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沙场浴血觅征途

2019-10-25 11:05:02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沙场浴血觅征途

1923年5月,辞职未果的刘伯承再次踏上征途,转战川北。他先是在5月中旬配合但懋辛夺回成都,接着又于5月底在龙泉驿一带激战4天4夜,取得大捷。接着,刘伯承又率部一路穷追猛打,连战连捷,并与第六师部队并肩追击据险顽抗的黔军,兵临大足。

从8月19日开始,川军与黔军在简家庙、和尚坡一线展开了激战,刘伯承的部下一营营长周奕廷不幸头部负了重伤,第二混成旅的攻势顿时受挫。紧急关头,只见刘伯承骑着一匹大白马,冲上前沿,立马督战,敌军火力朝指挥官方向猛射,而刘伯承身后的副官张子良则大声呼喊:“伯承!伯承!还不快退下!”

但刘伯承根本不管不顾,正当张子良欲上前阻拦,刘伯承和大白马却突然一齐倒下,血流满地。张子良悲呼着扑到刘伯承的身边,而刘伯承从血泊里一跃而起吼道:“哭喊个屁!此刻我若退下,全军动摇,功毁一旦。还不快给我拉一匹马来!”

张子良这才惊喜地发现,原来只是大白马的肚子被打穿了,而刘伯承安然无恙。不一会儿,刘伯承又重新骑上了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伫立在硝烟滚滚、火花迸射的前沿阵地上,继续指挥部队向敌军发起攻击。将军拼死,战士效命,黔军难以招架,纷纷向隆昌败退而去。刘伯承率军占领大足。

虽说后世评价刘伯承元帅为儒帅,但川军时期的刘伯承却是以悍不畏死而著称,而这也终于让元帅在痛失右眼7年之后,再历生死劫难。

占领大足后,川军一军第六师负责留守,刘伯承则继续指挥第二混成旅追击敌人,但意外随即发生,六师被黔军抄袭,大足再次失陷,黔军乘势尾追六师,刘伯承也奉命回援,加入了重夺大足的战斗。

9月9日,部队由于在进攻中得不到友军的配合前进,致使伤亡很大,攻击受挫。此时的刘伯承心急如焚,他立即赶往观音岩,协同六师和杜支队制定进攻计划,并亲赴前沿阵地观察地形。

刘伯承在前进指挥所张家大院吃过午饭后,由向导带路来到百灵湾上面的白岩脚。他一边用望远镜观察七星庵的敌情、地形,一边倾听身旁随行人员介绍这一带的具体情况。正在这时,从前面的和尚坡脚下来了三个人,惊疑间,刘伯承的目光本能地被来人所吸引,然而,就在他刚一放下望远镜的瞬间,对面枪声响起,一颗子弹打穿了刘伯承的右腿,鲜血喷射如注。随行副官立即指挥还击,掩护。与此同时,围拢在刘伯承身边的向导张树庭慌忙扯下自己头上的白布缠帕,一撕两半,代替绷带进行包扎,并背起负伤的刘伯承回到了张家大院。

前进指挥所的随营医护人员在紧急抢救,第二混成旅主将受了重伤,敬爱他的部下万分焦急。

此时的刘伯承在熊克武的川军作战体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骁将。所以他的负伤很快惊动了在大足前线的但懋辛。闻讯而来的但懋辛见伯承面色铁青,一直昏迷不醒,虽然医生把备有的各种止血针、止血药都用上了,但稍一松绷带仍流血不止,生命危在旦夕。他当即命令,连夜用滑杆将刘伯承转移,并电告在成都的熊克武。

11日凌晨,刘伯承被送到了内江野战医院,医生们采取了各种抢救措施,可是刘伯承仍旧昏迷不醒,伤势十分危急。

在成都的熊克武忧心如焚,他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关注着刘伯承的伤情,并把成都北门外法国医院院长艾毓梅接到官邸,请艾毓梅通过电话指示抢救,内江野战医院一一照办。

刘伯承终于苏醒了过来。接着,熊克武命令内江的部下,不分昼夜,火速将刘伯承送回成都,再经过成都法国医院院长艾毓梅的抢救后,才终于得以脱离危险。此时,刘伯承因天气炎热而感染的伤口又红又肿,艾毓梅院长认定刘伯承必须进行截肢手术,以免血液中毒危及生命,但刘伯承坚决不从。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刘伯承的伤腿竟奇迹般地逐渐好转。艾毓梅对刘伯承说:“你的腿能保存下来真是上帝创造的奇迹,你应不忘上帝之恩,终身信奉上帝。”刘伯承听后则微微一笑说道:“上帝怎能爱我这个不信上帝的人呢?”

刘伯承出院前,艾毓梅送给他一副拐杖说:“你的伤不久就可痊愈了,我看你的腿上肌肉坏死太多,手术后损伤太重,愈后必成曲腿,这幅拐杖可作你的终身伴侣。”而刘伯承听后大笑说道:“世上有拄着拐杖走路的军士吗?请留下送给别人吧!”艾毓梅听了刘伯承的话,只好耸耸肩,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但情形正如艾毓梅所说,刘伯承的伤腿在治愈后却无法伸直,对胸怀巨大抱负的刘伯承来说,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从此,他每天都会忍受着强烈的巨痛,用力拉伸,牵引伤腿。刚开始的时候,功效还比较显著,但到脚尖着地能行走时,却再无进展。不过,一代名帅绝不会就此放弃,一天,刘伯承身靠坐椅,将脚放在凳子上,并强令部下猛坐自己的伤腿,而这一坐的后果却是让刘伯承大叫一声痛昏在椅子上,伤腿也立刻肿了起来。但也正是在此之后,靠着一位老中医用中药包敷,刘伯承的伤腿终于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丰都战役,弹穿颅顶,眇之一目;大足之战,重伤肱股,险丧一腿。两处重创刻记下了刘伯承元帅青年时代12个春秋戎马生涯的战绩。在后来回忆这段历史时,元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青年时代经历的挫折和痛苦,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

在遭受伤痛折磨的时间里,刘伯承也在进行着痛苦的反思:自己多年来东拼西杀,浴血混战,究竟为了什么?是在为谁打天下,救国救民的关键在哪里?他对前来探望的友人说:“看来三民主义无法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在养伤期间,正在成都任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吴玉章经常去看望刘伯承。两人在重庆相识,彼此早就仰慕。通过吴玉章的介绍,刘伯承又结识了另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杨闇公,三人很快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杨闇公是当时四川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对于刘伯承,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1924年1月2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伯承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军人中尤其罕见。返川许久,阅人不可谓不多,天才何故如此罕出。”两天后,杨闇公从刘伯承寓所归来,又在日记中说:“伯承机警过人,并且很勤学的。头脑也异常清晰,不是碌碌者可比,又兼有远大志向,得与之交,我心内是很快活的。”

1924年1月,杨闇公第一次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征求了刘伯承本人的意见。而刘伯承则坦承地说道:“见旗帜就拜倒,觉得太不对了。因为我对各派都没有十分的研究,正拟极力深研,将来始能定其方道。”刘伯承考虑参加革命组织的慎重态度,使杨公深为感动,他再次在日记中记载了刘伯承的答复,也记载了自己的反应“……他的答复,最足使人起敬”“这是何等真切,何等真诚!比起那因情而动,随波而靡的人来,高出万倍,此后拟设法使其从本方向走。若能达目的,又多一臂助。”这一段话,正是好汉爱好汉,英雄敬英雄,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而他们都是一心追求真理,崇信真理,在真理面前毫不含糊的人。

就这样,刘伯承同杨闇公、吴玉章三人常在一起论说形势,探讨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眼界大开,思想大变。

这时,讨贼战事的发展日益对熊克武不利,尽管刘伯承有对全局很好的分析和策划,杨闇公也希望熊克武能够放手让刘伯承来挽回危局。无奈熊克武始终执迷不悟,既不重用刘伯承,又不接受其谋略。

1924年1月24日,刘伯承离开成都前往五通桥,两周后,杨森的炮弹就飞入成都,熊克武弃城而去,从此退出四川。

刘伯承在五通桥利用康复伤痛的充俗时间,继续勤奋读书,思索救国救民之道。在此期间,军阀赖心辉通过王尔常向刘伯承抛出了橄榄枝,而刘伯承对王尔常回答道:“与你相处多年,还不知道我的志向吗?岳飞说,‘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我家无私蓄,遇敌奋不顾身者,唯恐内外忧患,国将不国,官压兵扰,民将不民,并非为了博取虚名和荣显,这般军阀若以爵禄相诱,可说是有眼无珠了。我意已决,定随玉章出川,一息尚存,革命不止。”

1924年5月,刘伯承与吴玉章出川,先后到北京、上海、香港、广州,考察革命运动,这位“不是见旗帜就拜倒”的曾经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经杨闇公、吴玉章的介绍,刘伯承于1926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代名帅终于拨开云雾,踏上了新的征途。

(冉绢根据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提供材料整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