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深度 > 正文

“悬崖天路”见证 一个贫困村的变迁之路

2020-07-14 10:08:05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悬崖天路”见证

——一个贫困村的变迁之路

漫天的云雾,飘荡在“悬崖天路”与峡谷间,美不胜收。

本报记者 冉绢 /文 刘康 /图

仿佛一夜之间,双坪村热闹起来了!

四面八方的游客涌来,只为一睹盘旋于高山上的一条特殊乡村公路。上方岩石绝壁,外侧万丈深渊,云雾缭绕,险象环生,被称为“悬崖天路”。

这条路,镶嵌在绝壁之中,似乎直通云霄。

双坪村地处大山深处海拔1500米的满月镇,曾因交通闭塞,进出村只能靠沿山修建的一条木梯连结的羊肠小道通行,被称为“木梯上的村庄”。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两任村支书带领村民在峭壁上硬生生“啃”出一条“悬崖天路”,村民们因“悬崖天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峭壁上修建一条“悬崖天路”

双坪村,距开州城区80多公里,处于秦巴山脉腹地,海拔1500多米,群山环绕、四面临崖。

今年44岁的李隆文生于斯、长于斯。21年前,他想从高山上去满月场镇,得先穿过崎岖的羊肠小道,再顺着木梯直下800米高的悬崖峭壁。即使他脚劲很好,但仍需耗时3个小时,如果是年长的村民,要花半天时间。

最糟糕的是,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双坪村都会大雪封山。这4个月,村子几乎变成一座“孤岛”。

“一头生猪需要8个人才能抬下山,外面的生猪卖8元一斤,我们的生猪4元一斤都没人要。”李隆文说。

由于交通闭塞,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导致双坪村长期戴着贫困帽子。

“走了一辈子的盘山小路,总想着能够亲眼看着公路通进村里。”在基层工作42年的凌瑞元常望着犹如刀削般的悬崖峭壁发神,时任双坪村村支书的他,决定在“解甲归田”之前修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

“凌书记,要修这条路,怕是你这个村支书就当到头了哦!”当时有人善意提醒他。

“只要路修好了,这个村支书不当就不当嘛,又有好大关系嘛!”1999年初,凌瑞元顶住压力,向村民们表达了在悬崖凿路的想法。

村民凌发轩率先响应老支书的提议,发动村民人均出资1500元修路,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

村民们看着期盼已久的公路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便商量着找亲戚朋友借,先凑够钱修路,等路通了再养猪还账。就这样,大伙儿凑了十几万元。

公路修建涉及3个村民小组,不管如何规划,其中有一段路必须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这无异于修一条“天路”。

一条下山的路,成为双坪村人的奢望——没人相信这里能修出一条路来。

懂工程修建的村民凌发全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担任施工员。在他的带领下,1999年10月,横穿陡峭的公路定址明岩口,凿路“大战”打响。

“千锤万凿出深山。”10余名村民夜以继日地在悬崖峭壁上“啃”了一年,终于在2000年10月将这条595米的“悬崖天路”打通。

后来,凌发坤继任村支书后,决定硬化这条“悬崖天路”。几年前,通过区交通局补助、当地政府出资、社会筹资等方式,“悬崖天路”实现了硬化升级,变成了双坪村人的景观路、发展路、致富路。

修建“悬崖天路”精神的延续

随着“悬崖天路”建成,村里的农产品运得出去,外面的物资运得进来,双坪村村民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不少在外闯荡的人回到村子里创业,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村民李隆文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在外打工的他回到满月镇,在场镇上开办了一家套装门门市,年收入上百万元。2010年的一天,他回到村里,发现老家周围的地都荒芜了,决定利用荒地发展种植业。

说干就干。李隆文从村民手中流转了50多亩土地,搞起了蔬菜基地,当年就有很好的效益。

在蔬菜基地搞得红红火火之时,李隆文发现中药材种植也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并且双坪村适合种植中药材。2014年,他成立一家股份制合作社,与20多户村民签订了300多亩土地流转合同,其中近200亩土地用于种植中药材。

对于一些不愿流转土地的村民,合作社则为他们提供树苗、种子、技术、销售渠道等,最后按产量分成。

这仅仅是双坪村依托“悬崖天路”发展种植业的一个例子。近年来,当地结合优势资源发展起以黄连、厚朴等中药材为主的种植基地8000多亩,每年带动2000多名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

村民发展种养业脱贫致富

近日,记者站在双坪村5组稳定脱贫户陈文举家的牧场里,放眼望去:高山草甸青翠繁盛,其间黄牛闲情觅食;远处群山绵延不绝,云雾缓缓流动……雨后的双坪村,犹如一幅动态的泼墨山水画。

今年62岁的陈文举养了15头牛。他自信满满地说:“现在交通方便了,牛肉也卖得起价了,并且不愁销路。”

陈文举家因学致贫,随着“悬崖天路”的畅通,靠着发展养殖业稳定脱贫,如今一年收入约6万元。

陈文举所在的双坪村是满月镇的3个贫困村之一,有贫困户170户679人。满月镇始终坚持“造血”大于“输血”理念,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特色产业。

双坪村村民王行双因妻子患有疾病,瘫痪在床的父亲和患病的母亲都需要人照顾,孩子得上学,一人挣钱一大家人花,几年间欠了一笔债,还落下一身病。2016年,他家被纳入建卡贫困户。

针对王行双家的情况,该镇在争取大病救助、低保等政策扶持的同时,积极鼓励他发展养殖业。

王行双介绍,今年,政府给他扶持了2头猪、100只鸡的资金,还帮助他全家缴了新农合费用。

“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不仅是增加收入,家里的病人也能下山得到更好的医治,现在去镇卫生院坐车半个小时就到了,等以后通了高速、高铁,我可以带妻子去更好的医院看病。”王行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悬崖天路”成乡村振兴之路

作为交通要道的“悬崖天路”,也为双坪村发展旅游业带来了希望。

近年来,在区政府和满月镇大力支持下,该村开发出“悬崖天路”、石林、神龙洞等多种旅游资源,乡村特色旅游逐渐火起来。

村民凌发轩瞅准商机,率先在村子里开办一家农家乐,取名“山歌王子农家乐”,其最大的特色是,游客可以一边欣赏农家美景、品尝农家美食,一边听到他动听的山歌。

“天气渐热,来我这儿避暑的游客越来越多。”凌发轩说,自从2017年4月他走上央视星光大道后,市内外不少地方邀请他唱歌,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一年他家靠农家乐就能赚20余万元。

据介绍,双坪村已发展家庭农场4家、星级农家乐2家。这些家庭农场和农家乐,年收入至少在2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7万元。

随着“悬崖天路”成网红地,双坪村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李隆文又有了新想法。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他重新种植洋芋、包谷、红苕这高山上盛产的“三大坨”,自繁自养生猪。

“以后游客来我们双坪村,不仅能看到悬崖天路、石林这些奇景,还可以吃到山里正宗的‘土货’。”李隆文对双坪村的旅游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我区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战略机遇,加速开发打造大秦巴生态旅游。

“我镇以建设5A级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区为目标,积极配合湖山投资集团启动马扎营康养旅游度假区旅游专项规划,打通与宣汉县巴山大峡谷的交通瓶颈,融入大秦巴生态旅游格局,形成辐射大西南的生态旅游带,最终将发展成为川东地区有名的生态康养避暑小镇。”满月镇党委书记李聪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
{"remain":99997,"success":1}http://www.xsgou.com/news/shendu/18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