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滚动 > 正文

韦晓东: 平凡撞击之后是轰鸣

2020-01-09 13:10:53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韦晓东,资深媒体人,创意策划《家乡书》。1983年,从新丰中学考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用30多年的时间浸泡文字,以不变的诗情待人接物。1990年,以《奥林匹克的符号系统与世界文化的新格局》一文入选北京亚运会科学大会。2010年,创办《上海世博会特刊》。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诗行天下》、2015年和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特别节目、2017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目策划和撰稿。由贺敬之先生题词的50万字专著《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2015年出版后,被各大媒体推荐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优秀读物,被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评为2015苏版好书。

大丰义工联“搭把手行动”让许多重残家庭燃起生活希望。

从高空俯看大丰沿海百亩滩涂,在四季更替中换色的盐蒿,一簇簇、一丛丛,像巨大的脚印,于日月晨昏斑斓的光线间,迈向浩瀚的大海。

生长中的盐蒿枝叶柔软,好似布满滩涂全身的毛细血管,可以弱化土壤中的盐分。海潮冲刷,泥沙堆积,不知何时,我们的滩涂开始向远处蔓延,我们的土地种上了棉花、大蒜、土豆、玉米,甚至水稻。

盐蒿枯萎后,会用来扎扫帚,或当作柴火,而绝大部分是遭海水侵蚀,烂在岸边。

我们朴素、善良的一生,是“离离原上草”,是带有疤痕的槐树、春天里蠢蠢地叠放的槐花。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生命卑微如草,花开花落,无人知晓。而对于生命的整个过程来说,却又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点阅屏幕上的《义路花开》(义工讲堂汇编),聆听“红马夹”亲身体验的故事,人间烟火的气息以及熟悉的风俗风物、多次念叨的小地名,还有一张张带有本场人与启海移民后代特征的脸庞,都是那样生动、鲜明地映射在我的脑海中。阅读带来的感动有时会让我移情,我仿佛走在少年时常去的防风林大坝上,脚下是硬邦邦、泛着盐碱的土地,抬头可见密匝匝、枝丫相联的大树。蹬着脚踏车,偷神仰望:林梢间的蓝天细长而又高远。

在蚕豆花微微地染上紫色的田野,在丁字屋慢慢地消失的乡村,周旭才为草庙麻风病康复存活老人周建明洗脚洗出一盆盆脏水,朱启荣在金墩白血病女孩杨霞病床前与周旭才等共商筹办大丰义工联,杨晔到特殊学校喂残疾儿童吃春卷被孩子们喊作“矮子爸爸”,李霞和15岁同做义工的儿子一起把新东苑董顺芳奶奶抱到楼下晒太阳,一幅幅人间有爱的图画就这样真实地悬挂在曾经荒凉、曾经贫穷的沿海湿地上。

大丰义工联“补爱行动”让十几个没有爸爸妈妈疼爱的孩子感受到温暖。

和睦如邻,中国乡村传统友善的精神在这里得到具体的表达。在儒释道润泽的中国底层百姓的心坎上,所有的关爱都源于人的本性。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1000多年前,用北宋泰州知州张纶的话来说,就是“涛(海水)之患十之九,潦(洪水)之患十之一”。范仲淹奉命对筑于唐代的捍海堰进行加固、重修,终于阻挡海水西侵。后世把这条200多公里的海堤,称为范公堤。康熙年间,奉旨到白驹、西团一线督察东洋海口水利工程的孔尚任,以一首《宿白驹场》描绘了水乡泽国的景象:海雾暮皆连,海风春更急。维舟在白驹,聊以永今夕。清末民初,东南实业领袖张謇,远江湖而近沿海,兴垦植棉,带动百业。刘庄大德居士高鹤年,游名山而好公益,抗洪赈灾,善举广为。

在先贤的感召下,1971年出生的周旭才,1992年毕业于江苏邮电学校后,辞稳定、富裕工作,2005年创办《大丰之声》网站,2011年依托网站牵头组建大丰义工联。义工联现有正式义工704名,预备义工4500多名。年组织各类公益活动1000余次,受助对象达5万余人次。

大丰义工联被盐城市民政局评定为4A级社会组织,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2017年度盐城市首届“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从“江苏志愿平台”得知,截至到2019年11月,大丰义工联登记的公益时间已突破6800小时,是“五星”志愿组织(最高只有五星级,全省有45000个公益组织),跻身全省前十名。

2017年夏,《家乡书》微信公众号创办初期,我有机会与周旭才相识,印象中的他温和少语。待对许多义工点点滴滴的努力知晓后,我对家乡的那片“义薄云天”肃然起敬。大丰义工联2017年年会,我抽空回乡参加,一个是为《家乡书》征集更多的百姓故事,另外一个也是想了解:是什么支撑这么多的义工这么多年坚持去做一件事。由此,在大丰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杨国萍的帮助下,为每一位到会的义工留影。春节前,《家乡书》微信公众号以“祝福你我新年欢乐、吉祥、安康”专题推送,那一张张盛开在我们身边的笑脸,是对来年最好的祝福。

《家乡书》临近100期之际,周旭才应约写下《苦难着他们的苦难,欢乐着他们的欢乐》一文。“我们趁有力气有钱的时候,就要多帮助别人做一点事情,想想百年之后,力气、财富、影响,哪一样还是我的?不如现在就用起来、舍出去,给真正需要的人。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大用生命。”生命如何大用?旭才给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答案。

大丰义工联每年的“补爱行动”夏令营、冬令营,成为孩子们的期盼。

读这本厚厚一叠的义工讲堂书稿,我始终为一种庄严的奉献所感染。赵春芹的《简单做人,纯粹做事,做快乐义工》,王珂琪的《义工之路,我会记得为什么出发》,王翠芹的《做义工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高汉荣的《实话十说大丰义工联》,沈琦的《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沈慧慧的《公益路上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等篇章,体现了义工在帮扶别人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提高。还有,胡瑜的《传递关爱 收获快乐》、王学宝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徐志刚的《从点滴处做义工,只要参与就有收获》、武玉香的《锁在柜子里的荣誉……》、智瀞玉的《个人的提升即是团队的提升》、束方兵的《努力做一个“三轮体空”的义工》、薛钱的《发扬“大我” 克服“小我”》等演讲,由义工情景现场出发,直抵动人心环的细节。

“搭把手行动”关爱回归社会的麻风病治愈存活者刘庄镇双目失明的李元信老人。

在义工行走的大爱行列中,我们高兴地看到王加森、查月琴以及冯小进、胡晓丽夫妇携手而来,也看到了“公益铸就幸福生活”的施敏和杨晔。他们手有玫瑰、赠人余香。还有一群人,他们手无玫瑰,但赠人心香,身处逆境,在公益中学会坚强,在友爱中找到幸福。失独母亲单春露,忍受丧子之痛帮扶上学途中遭遇车祸的陈宇桐;一人撑起一个家的董莉梅,在做家教的同时帮助更多的家庭。原无线电厂下岗职工,目前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单爱霞,与卞丽娟、徐鉴等义工到敬老院帮异性的重病智障患者杨采林洗澡、换床单。还有梁建军、姜华夫妇,从当初丈夫反感做公益到夫妇同心同德。他们崇尚“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信念,从不对生活失望。

73岁的葛建华,退休后被原企业反聘原岗位留用,2016年元月才离岗不上班。这位健康的老人闲不住,参加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之际,多次和陈思老师到大中敬老院义务帮助孤残老人洗澡、洗头、理发、剪指甲、打扫卫生。66岁的程社,感慨“大丰义工联给了我第二个青春”,在老年大学之际,联合82岁的同学管红珍、85岁的同学王宝玲,到农村看望一些困难家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这里,孟子所言得到了全新的诠释。

让人欣喜的是,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大路上,许多义工是携子走来、全家共赴。祝卫娟带着孩子走进公益,每次都带着幼小的孩子清晨即起参与“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王艳把公益之路当做孩子的第二课堂,冒雨和女儿一起做义工。手术后在背上打了4根钢钉的朱春平,瘫在床上3个月后,身体一旦允许,就和丈夫再次走上义工岗位。金悦汽车销售公司陈健霞,受益于良好家风,与儿子倪银堂同心传递关爱,视公益为珍贵的传家宝。

义工王学宝回忆的一个故事让人动容:“草根好人”王汉路,因为小儿麻痹症,他一条腿残疾,他是全国较早资助希望工程的志愿者。20多年前,他在自己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一次资助了3个孤儿上学,并领养了其中一个陕西省丹凤县的孤儿刘存宝。蜗居在市中心不足10平米的阴暗小屋内,一住就是16年。为把小宝抚养成人,他学织毛衣、学做小生意、学打缝纫挣钱;小宝长大后,他又通过红十字会,申请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眼角膜、捐献遗体的志愿者。2011年2月12日,王汉路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义工们为他送的挽联是:残疾人家本贫穷 牢记做人根本 从不为自己着想;男子汉路虽坎坷 不忘肩上责任 总是替社会分忧。值得欣慰的是,领养的孤儿刘存宝也成了义工一员,接力爱心,2011年10月28日为他的母校人民路小学捐献1万元,资助了15名贫困生。

义工陪伴康复中心残疾儿童游玩梅花湾景区。

爱是有源头的,爱也是有依据的。多少年之后,当我们回望那一条条闪光的暖流,后世子孙的心田一定会丰润而充沛。

苏东坡曾说:“凡人之善,不自誉而人誉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大丰义工联的凡人们,他们的代表有:口才宝语商乐园的陈小钧,不愿意上班下班混日子的滨海人陈素云,先后做过缫丝工、食堂工的刘华,练习瑜伽、长跑爱好者蒋雪霞,大丰糖烟酒公司会计王萍,法腾电力的彭玲,年轻厨师何汇,大丰三友交电有限公司的杨梦楠,担任婚庆司仪的何俊贵,尚在职教中心上学就关注义工活动的孙海悦,大丰电影站的董溪,大丰悦跑团的王葡萄,金桥台球馆的沈剑峰,幸福路小学的郑锦虹,草堰镇三渣小学的季芸,沿海高速道路清障救援队的李雪飞,老兵家常菜馆的李磊,退伍军人朱水生,区档案馆的樊小凤,渔业中心小学退休教师朱兰芳,区第二中学的朱倩,新丰镇经营女装的韦晓红,新丰镇“美的电工照明”的陈庆珠,友邦保险公司的冯国华,江苏瑞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陈烨,大丰人民医院的张燕,东风日产大丰4S店的韦爱珠,蓝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的李健等等。

义工大都来自于普通人中,比如城东初级实验中学老师仓学斌,做义工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江苏国营东坝头农场农机师丁勇,追求“孝行天下”,常以“微不足道”的小事帮助别人。大丰供电公司兴达农村电气化服务有限公司的李霞,为微小善举感动,与同学同做义工。康视眼镜店店主袁美华,为麻风村老人捐赠老花镜和眼镜盒,还免费为穷苦的孩子验光配镜。巴士出租车司机赵锋,兼任大丰区红十字志愿者车队队长,多次和义工到南阳祥北村看望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诚信奶奶”单德凤和其孙女朱园园,并为园园带去崭新的文具用品和新衣新裤。原淮南二厂职工秦晓明,下岗后创业从事职业培训,一有时间就“伸出爱心之手拉一把、扶一把、帮一把”。徐亚忠、朱双凤、姜华、陈雷、陈亚平、陆殿峰、沈丽丽、江兴林、陈冬林、王晋芳……许许多多不熟悉的名字,就这样成为我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公益,原本对自己重要,而现在是对别人也很重要。

关爱是互动的,是交换式的促进。在朱梅燕的笔下:“搭把手行动”结对对象宋春芳“生活开始有了阳光”,而这缕阳光也温暖了帮扶的义工。在单玲的叙述中,全身瘫痪的龚爱军,生活无法自理,家里却没有一丝异味。妻子陈红霞不离不弃,女儿懂事得让人心疼,三口之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片从狭小但温馨的廉租房生长出的希望,坚定了许多关爱者的义工之路。而众多的义工都记得的秦桂珠,没有双腿,丈夫于三年前去世,更为不幸的是还刚失去唯一的女儿。这位曾经以泪洗面的老人,在义工的帮扶下变得无比坚强,并且在收拾心情后以灿烂的笑容拥抱前来的义工。

帮,或者被帮;爱,或者被爱,都是一种幸福的传递。600多年前,洪武赶散使大丰原住民散于五湖四海,无论是沧海桑田还是宗亲联姻,我们的血液都像家乡四通八达的河流,也许并不相连,但都在远远地呼应、招摇。而在前面迎接河流的,是黄海,苍茫的大海,故乡的大海。

在这本文集中,所有的义工都在感恩关爱对象,这是一种真诚的集体仪式,是互助式的公益,更是我亲爱的乡亲心智成长的一个象征。我的父亲1995年去世,他老人家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这本文集中,我好像读懂了父亲。

大丰义工联发起者之一的朱启荣,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这就是“积跬步,汇小流,风生水起做义工。”从2010年到现在,大丰义工联无论是探访麻风残老康复村老人、到大丰二院食堂帮厨,还是帮农村留守儿童剥大蒜、为贫困家庭砌浴室厕所,多种多样的义工活动辐射到大丰城镇、乡野,甚至在兴化的博爱梨园,以及阜宁龙卷风大灾中,都有大丰义工的身影。“补爱行动”“搭把手行动”“陪伴行动”,已经成为大丰义工联鲜亮的公益品牌。“保护母亲河”“慈孝接力行”和“新岸之旅”创意迭出。在大丰义工联2017年年会上,区委组织部领导以“道德银行”的概念来形容义工善举的积淀,这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期盼。

在公益品牌的引导下,我们注意到,大丰义工联运作体系科学健全。带领妻子和儿子义务担任义工联公益时间和频次统计员的张桂军,在《心有清泉 简单幸福》中透露,义工联签到总表初期只有六七百人,到现在已经壮大到4500多人。光明牧业有限公司牧场管理保障部长王加祥,不仅自己参加义工,而且带领公司70余人参加。王加祥说,“人在一起,只是团伙;心在一起,才是团队。”肺腑之言,感人至深。

2017年6月9日,由大丰区委组织部发起、大丰民营企业商会和大丰义工联共同主办的大丰首家免费就餐的公益餐馆——爱心素食馆,在新东苑小区试运行,素食馆每天提供一顿午餐,四菜一汤加米饭,为小区留守老人、低保人群、残障人士、环卫工人等,提供最温馨的服务,所有就餐者全部免费。党员季潇潇被推举为餐馆店长,每天为100余人服务。爱心素食馆成了大丰最干净、“光盘行动”执行最彻底的餐馆,这是大丰义工联公益新举的一个尝试,是公益品牌的延伸。

有5000余义工呵护的博爱家园正进入一个幸福的场景:以大丰滩涂为核心的盐城湿地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从熟悉的村庄旁呼啸而过的高铁很快就要驶来,我母亲居住的新丰镇的荷兰花海花期正好、鲜艳欲滴,历经万般磨难、卓然而立的大丰港正以迷人的雄姿鸣笛远航。在这一宏大的叙事之上,我更愿意把大丰义工所作所为叫做情景式公益,因为,他们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都是那么真诚而又感性,那么质朴而又崇高。他们集体的贡献是五味杂陈生活的交错,每时每刻都以拥抱的姿态,再现人间真实的图画。在移动互联的历史瞬间,义工组织自助、互助,或者民办公助、民办民助,都将溢出博爱的范畴,以人为本,以人人为中心。起于民间的大丰义工联,是新时代乡村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已经超过社群的概念,正从“道德银行”走向建设“时间银行”的方向。

作别故乡已30余载,那滩涂上密密麻麻的盐蒿仿佛伸手可及,那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正在阳光下自由生长。节气已过大雪,故乡的霜冻不知有无超过往年……

每到传统佳节,义工们都会到麻风残老康复村陪伴身体严重残疾的老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