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能源观察 > 新能源资讯 > 正文

锂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应用快速膨胀

2020-06-20 15:27:14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锂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应用快速膨胀。国内锂储能市场风起云涌,分布式储能系统正在升温,分布式储能市场的升温也带动了相应的配套锂电池领域趋暖。在规模效应下,预计今年会成为锂电池储能市场爆发元年。

锂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应用快速膨胀

锂电池产业规模快速膨胀、价格快速下降,把锂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应用逐渐增多。从目前可选择储能元件来说,锂电池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用户侧储能,锂电池作为储能元件的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分布式储能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电储能单元和储能配套设施。分布式储能系统带动储能锂电池需求增长,储能锂电池因为其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范围宽、无记忆效应、可快速充放电、环境友好等优点凸显,且随着生产成本逐年下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锂电池在储能市场占比会越来越大,预计今年锂电池在微电网和新能源应用的储能系统市场空间可达200MWh-500MWh。

分布式电源系统轻巧灵活,按需部署,易于管理,采用锂电池储能,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机房承重要求,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用户初始投资。配合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做到供电资源的按需调度。由后备磷酸铁锂电池包提供电源,以保证供电无中断。

分布式锂电池储能项目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分析、预警提示,保障整个储能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国家正在通过有力的产业政策和持续投入,不断推动着分布式储能行业的创新和研发,随着近期一系列正常的出台,锂电池分布式储能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千亿级市场规模,让不少电池企业留恋于此。我国分布式储能系统市场主要配套光伏发电。据存能电气小编了解到,国内光伏和风电储能领域中,锂电池装机量占比最大,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目前来看锂电池占据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其中,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未来市场90%都将用到锂电池。

分布式储能电站主要应用模式

模式一:移峰填谷、降低电价

在电力需求侧安装分布式储能电站,在低谷时段储存电能,高峰时段向用电负荷供电,利用“峰谷电价差”来显著降低电力用户的电费。通过投资建设运营储能电站,转移的电量向用户提供0.05-0.1元/度电价优惠。

模式二:补充缺口容量

受到电网供电容量限制,电力用户时常遇到无法解决电力容量不足的问题,制约了工商企业健康经营和发展。在需求侧建设储能电站,灵活补充用户电力缺口容量,使用户具备正常开展业务或扩大经营规模,将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设计储能电站的配置容量和运营方式,并与用户合理分享利益。

模式三:应急电源+储能

可实现外接电源出现断电故障时,锂电池储能电站可作为大容量备用电源向电力负荷提供数小时的电力供应,规避断电造成的巨大损失,有效提升用户的用电可靠性。该应用模式正在越来越多的电力用户中得到应用,产生显著效益。

分布式储能系统在能源系统网中调节微电网负荷能力强、灵活快速反应等独有特性,最重要的是电网改革势在必行、政策颁布等因素层层推动,为分布式储能系统准备了一个表现的舞台。分布式储能系统随着微电网和新能源发电的逐级推进,会享有更广阔的市场。

分布式储能技术在配电网、用户侧、微电网、分布式发电等方面应用可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潜力巨大。分布式能源的优点正契合能源结构调整的档口。在政策扶持以及锂电池储能系统成本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我国分布式能源将以迅速发展的姿态面向市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
{"remain":99992,"success":1}http://www.xsgou.com/energy/2020/0620/18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