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能源观察 > 新能源资讯 > 正文

成都提建“绿色氢都”底气何在

2019-05-08 14:59:01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成都市人民政府日前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共同签署《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示范,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由东方电气集团投资建设的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一期工程已正式投产,年产能达1000套,是中国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生产线。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载体,氢能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在上海、佛山等城市占据氢能产业先发优势的背景下,成都凭借什么建设“绿色氢都”?

4月22日,在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的成都首届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大会上,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将成都氢能基础概括为12个字,即“技术较强、应用较早、产业较全”。

市场空间大、资源禀赋好

四川富水富气,发展氢能潜力突出。作为四川省发展氢能示范的试点城市,成都现已有10辆自主研发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示范运行。继广东省之后,四川是全国第二个开展氢燃料电池客车商业示范运行的省份。2018年,成都氢能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市场空间?罗强回答道,成都能源消耗规模比较大,特别是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500万辆,位居全国第二位,对污染物研究监测后发现,去年成都的机动车污染贡献率超过33%。“如果把燃油车大幅减少,空气质量的改善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四川是水电大省,可以制配氢气约2.53亿吨,发展水电制氢能具有独特优势,加上天然气储备资源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19%,以及大量石油化工企业,具有丰富的副产氢资源。所以,成都发展氢能产业“天时地利”。

目前,成都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行已超过11个月,里程累计达到40万公里以上,其中单车运营最高里程达到5.25万公里,百公里平均氢能耗为3.41千克。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罗西临表示,这个指标目前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今年,还将新增110辆,全市累计达到1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开展示范运营,建成并投运固定加氢站两座以上,开通3条以上不同路况的氢燃料电池示范线。

氢燃料电池研制已迈入自动化、智能化、批量化

能否顺利实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大范围应用,核心技术与生产线是关键。4月10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投资建设的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年产能达1000套,这也是中国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生产线。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表示,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东方电气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已掌握了核心部件自主研制、电堆工程设计、系统集成与控制等全套关键技术,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电池堆、发动机系统及测试设备等系列产品。“这条生产线的投产标志着集团在氢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制迈入了自动化、智能化、批量化的新纪元。”

在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车间,智能化设备贯穿每一个生产环节,公司总经理曹剑绵告诉记者,以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膜电极为例,实现国产化以后,比从国外采购可降低成本40%-60%。目前研制出的二代燃料电池发动机体积功率密度从106瓦/升提高到324瓦/升,低温启动从零下10摄氏度发展到零下20摄氏度,“通俗讲就是同样体积重量的电池可以产生更大的功率,在遇到零下20摄氏度低温天气时,电池也能正常启动,新一代电池在整体性能上有了明显提升。”

整合氢能上下游产业链

如果说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积淀是成都发展氢能产业的一把利器,那么,上下游产业链单位的聚合则为成都在氢能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提供长效支撑。罗西临介绍说,目前成都已聚集氢能全产业链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50多户,氢能制备环节如天一科技、亚联高科,氢气储存环节如东方锅炉,燃料电池环节如东方电气,整车制造环节如蜀都客车,基础设施环节如中石油、中石化、四川能投。

产业聚集后,又将如何建设“绿色氢都”?四川省氢能应用示范区——成都市郫都区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首条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P09路正是在郫都区。区委书记杨东升认为,打造绿色氢都,一是要扩大应用场景,增加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公交运营线路;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探索区域联运模式,降低氢能储运成本和经营成本;三是加快氢能产业技术研发测试认证等技术平台建设,制定氢能企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当天的大会上,由东方电气集团等七家单位共同发起的成都市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促进会举行了成立仪式,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共同签署《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示范,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