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能源观察 > 新能源资讯 > 正文

从补贴整车到补贴充电,北京市再一次做出了榜样

2018-10-22 21:00:18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电动汽车离不开充电桩,但是在使用公共充电桩的时候,除了电费,你还要支出一笔额外的充电服务费,收取充电服务费是充电桩运营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除此之外,充电桩运营商还有另外一项收入,那就是政府补贴。

昨日,北京市财政局发布了《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运营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通过财政补贴引导运营商加强对社会公用充电设施的运营管理。

“E车汇”了解到,北京市并不是第一个出台充电桩补贴政策的地区,各个地方也都出台了各式各样的管理政策,而最终都是要促进当地充电设施的建设,为推广新能源汽车提供必备条件。

从补贴整车到补贴充电

发展新能源汽车离不开充电设施,但是过去很多年的补贴政策一直都是在整车销售环节,能够让消费者以不那么高的价格买到一辆新能源汽车,忽略了充电设施。自2009年十城千辆至今,在各种补贴政策的催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00万辆。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7.9万个,其中交流充电桩12.3万个、直流充电桩9.3万个、交直流一体充电桩6.3万个。车桩比例并不协调,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求。

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城际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新增超过800座城际快速充电站。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这也与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相一致。

为了促进充电设施的建设,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逐步下调,但是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补贴却在逐步增多,很多城市都调整了补贴政策,并且呈现出扶优扶强的趋势。

北京市给予充电设施运营商考核奖励

以北京市为例,今年4月1日起,北京市取消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政府限价管理。也就是说,今后,北京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将由企业自行定价。而充电服务费放开之前,北京按照92号汽油15%的价格收取充电服务费,即0.8元~1.2元/度。

一个60kW的公共充电桩成本在15万元左右,照此计算,一个充电桩至少每天充100度电才能基本保持盈亏平衡,现实是,现在北京市场上大部分充电桩都很难达到这个充电量,运营商也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在电动汽车还没有完全规模化之前,政府补贴对运营商而言非常重要。

北京的政策里对单个充电站最高年度奖励达到了20万元,可以说是非常诱人。从管理政策的指标来看,北京的补贴政策是有指向性的,完全是对充电设施运营商进行考核,依据考核水平给以不同的补贴资金。

一是日常考核奖励,每三个月对公用充电站的平均充电收费标准、利用率等经营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情况,对考核评价最好的A级充电站给予每度电0.2元的奖励,奖励上限为1500度/千瓦·年。

二是年度考核奖励,在考核年度内对公用充电站的安全生产、维护管理、互联互通等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考核评价最好的A级充电站给予106元/千瓦·年的奖励,奖励上限为20万元/站·年。

为了能够拿到更高额度的补贴,充电设施运营商势必会提高充电设施的运营质量。这对于充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多地出台充电设施补贴政策

据“E车汇”了解,除了北京的考核奖励,为了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进度,其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充电设施相关的补贴政策。按照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按照投资总额给予一次性补贴。2018年河南省给予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成验收后省财政按充电站内安装的主要充电设备(交流、直流充电设备,充电箱式变压器,充电柜)购置金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补。

类似的还有北京顺义区、大连、西安、唐山、厦门、贵阳等城市,对符合要求的充电设施都给予一次性建设投资补贴。

第二种是定额补贴。比如山西晋城规定,交流充电桩补贴0.3万元,快充站补贴60万元,公交充换电站补贴100万元。

第三种是按照功率给予补贴。这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补贴方式,新近调整补贴政策的深圳市就是如此,此外,今年也调整了补贴政策的南京市,补贴交流充电桩每千瓦600元、直流充电桩每千瓦900元。

第四种就是运营补贴。北京市此次出台的考核补贴政策就是在运营端的补贴,不过北京的考核指标与此前其他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相比,管理的更加细致,也更加全面。

“E车汇”认为,不论是北京的考核奖励,还是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其他类型补贴政策,最终落到实处之后都能够为新能源汽车购买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当汽油价格上涨到让你压力山大时,当新能源汽车性价比超过燃油车之时,当你随处可见电动汽车充电桩时,你是会选择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呢?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