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能源观察 > 新能源资讯 > 正文

“数据”驱动 助力新能源产业升级

2018-05-17 12:01:37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被自然赋予了丰富资源,蕴含着发展光伏、风电的巨大潜能。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的战略要求。

清洁能源最有效、最安全的利用方式莫过于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大电网实现优化配置、高效传输和便捷使用。这是能源领域的一个共识。但现实的问题是,“一方面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依然很高,带来巨大生态环保压力;一方面大量清洁能源产能放空,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这是一种十分不合理的现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一语中的。

2017年8月17日,青海清洁能源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通过专家组评审。这一旨在破解清洁能源如何实现多能互补的科研成果,使人们看到了基于大电网平台、大电源基地、大直流通道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理论构架下的实操性。“该项成果在新能源计算模型构建、多能互补电力规划和生产模拟方法方面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为我国类似电源结构的省份用电保障与外送提供借鉴,也可为国际上类似电力问题解决提供范例。”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给予高度评价。

今年1月8日,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正式运营。作为落实国家能源转型和大数据战略的重要实践,以平台数据为基础,创新打造平台服务、应用服务和业务服务能力,为政府、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新能源设备制造商及建设运维企业等全产业链,在新能源规划、建设、运营、检修、设备评估等全寿命周期管理中,提供数据挖掘分析、应用支撑、交易辅助、金融保理等大数据服务。

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率先在国内建设运营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以大数据深化应用,驱动新能源产业升级。这也是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推动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在青海的具体实践。

目前,平台提供超过90个计算节点的集群支撑,平均每个光伏电站数据采集量点数达3-4万点,每个风电厂数据采集量点数达7000-8000点,每天新增数据总量超过60GB。平台聚集全国各地10家以上开发团队,提供集中监控、功率预测、设备健康管理等15类应用服务,服务包括政府部门、发电集团、用电客户、金融机构在内的24家客户,为未来新能源电站向“无人值守,少人值班”运营模式转变提供了科学手段。

“新能源电站一直无法实现集控功能,主要是因为数据安全和通道问题,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应用电力专网解决了这一难题。”青海绿电集团公司技术总监张廷胜告诉记者,集控功能实现后,平台能够降低企业运行人员成本40%以上,原本用于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将用于电站建设开发,以及开展电站运维托管等工作,不仅有力提升了员工幸福感,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1月31日,继国内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上线运营之后,国内首个新能源大数据线下创新园区再一次亮相青海。大唐、鲁能、绿电等8家省内外知名新能源企业落户园区,试点接入首家省外、国外风电场,总计接入新能源电站35座,装机容量达1174.69兆瓦。

为提供优质的云端服务,园区不仅规划设计了集控中心、服务中心、数据中心等分区,而且上线了能耗监测系统、电站运营托管、金融支持等创新服务,初步形成贯通“源网荷”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形成线上线下全面支撑的新能源产业链生态圈。

阳光耀眼的午时,在这座“共享服务园区”的集控中心监控大厅,记者从平台监控大屏的“今日功率预测对比”板块看到了其对清洁能源的功率预测——蓝色的中心侧预测曲线、绿色的场站侧预测曲线在走势图上起起伏伏已延伸至24点的位置,紫色的实发功率曲线,则刚攀爬至11时一刻的实时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到,紫色实际走势与中心侧、场站侧预测的路径虽偶有出入,但基本吻合重复。

“通过源网荷三方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我们更容易判断明天的风可以转换成多少电量、一周后的光照可以满足多少人的用电。这样一来,就能及时在电网运行当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也可对下一个用电高峰有更精确的预期和更充足的准备。”青海新能源大数据科技公司筹备组组长王国强介绍道。

截至目前,大唐、鲁能、绿电8家发电集团和金风科技等2家服务制造商入驻园区,引入9家设计单位、2家金融单位和南瑞、华为等10个研发团队。接入2家用能大户、35座新能源电站。2018年,平台将实现源侧应用服务覆盖省内80%的新能源企业,负荷侧应用服务覆盖两家运营主体。

最大限度利用和消纳新能源,减少弃光弃风,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是国家电网公司搭建这个平台的初衷。时至今日,在平台众多功能中,这一初衷仍是一个亮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家广给予了颇高评价。他认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平台建起,青海能够实现更多“绿电7日”,甚至“绿电全年”,这将成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的典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