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观察 > 产经 > 正文

食品企业出席进博会,带了哪些“秘密武器”?

2018-11-08 18:01:58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周子荑)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召开。此次进博会包括服务贸易区、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汽车展区、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钻石与宝石精品展区、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展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7个展区。据记者了解,所有展区中,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展企业数量最多,这些食品企业呈现哪些趋势?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展企业数量最多

对于此次进博会,资料显示,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超过200家。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对于众多展区之一的食品和农产品展区,资料显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是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展区,共有超过1000家企业参展,展厅面积共有6万平米。

中国商报记者在食品和农产品展区发现,参展的企业包括菲仕兰、恒天然等乳制品企业,玛氏、雀巢等零食企业,也有正大集团这样的农牧、食品企业,还有调味品、保健品、冰品、饮品、粮油产品等众多领域的多个企业。

从参展企业来源国角度来看,参展的企业来自泰国、乌拉圭、法国、瑞士、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等众多国家,还有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一些进口商也同时出席。

产品“高端化”趋势凸显

中国商报记者在食品和农产品展区采访发现,今年食品产品多数被贴上了“高端化”的标签,很多企业都对中国商报记者直言,公司走的就是“高端”路线。

一位咖啡进口商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追求“高端”代表当前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公司旗下咖啡品牌在生产国销售的产品包括各个价格段,但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咖啡产品主要是高价产品,例如猫屎咖啡。实际上,速溶咖啡产品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空间。

而展厅中不同种类的产品有其“高端化”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拥有产地优势资源、生产原料健康营养、生产过程没有添加剂、获得专门的认证、产品全程可追溯等等,但各种不同类别产品都积极讲好“高端化”的故事。

“高端化”产品的第一步是原料的独特性。例如,某泰国冰激淋进口企业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公司生产的冰激淋的原料不含有奶和鸡蛋,都是椰子汁和水果,其中水果果肉的含量能达到20%-30%,目前在广州超市的零售价为15元/根。此外,还有一家国外的奶酪生产企业推出了低脂奶酪,业内人士分析,奶酪通常被贴上了“高热量”“高脂肪”的标签,虽然口味很好,但被很多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费者拒绝,而低脂奶酪则可以解决这个痛点。

此外,产地的优势资源带来的质量、口感等一系列优势也是对“高端化”的诠释。例如某水产品进口企业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公司进口的水产品来自于大西洋,和东海、南海等海域的水产品不同。这些水产品质量水平更高,营养价值更丰富,口感也更好。例如进口的章鱼是国外做“刺身”专用的原料,而不是国内用于“烧烤”的产品。

还有很多乳制品企业、肉制品企业都是通过澳大利亚进口奶源、新西兰进口奶源天然无污染、乌拉圭猪肉养殖成本低、肉质好等优势资源带到了中国很多“优质”产品。

除了在生产原料、产地上“做文章”,很多企业把目光锁定在生产的工艺流程上。例如,香港某火锅底料生产厂家主打产品制作过程中不添加味精、不添加防腐剂,采用高温消毒无菌包装。

而在产品功效上,某饮料生产企业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公司生产的饮料产品不仅口感好,更重要的是有保健的作用,例如有利于睡眠的产品,专门美容的产品,护眼的产品等等,可见,这里的“高端”体现在产品的附加值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高端产品”背后,品牌因素是很大的推动力。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坦言,很多食品的细分领域同质化严重,创新空间有限。而此时“高端化”的概念更多体现在产品品牌的背书。历史悠久、影响力较大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会自然有“高端”的烙印。

“有机”产品“风生水起”

提到“有机”的概念,这几年可谓“风生水起”,实际上,“有机”已经不是具体一个品类产品的特色,各个食品门类产品都在向“有机”领域延伸。

例如,展厅中多个澳洲保健品企业在产品宣传上都重点打出“有机”“天然”“健康”的宣传标语,并表示公司旗下很多产品都获得了所在国当地的有机认证。

此外,一种儿童零食产品也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有“organic”(有机)的标识。据生产厂家工作人员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现在“有机”的概念早已延伸到儿童食品领域,因为现在的家庭很关注儿童的营养、健康,高品质“有机”的儿童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有机”在乳制品行业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例如“悠蓝”婴儿配方奶粉有机物质含量高达98%。还有很多有机成人粉、有机奶、有机奶酪等产品在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