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观察 > 财经 > 正文

六月鲜轻盐酱油成健康消费新宠,量化标签让减盐清晰看得见

2021-07-22 16:13:51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过去几年,国人生活方式越来越注重健康,“减盐”、“减油”、“减糖”成为了越来越多健康人士的基本选择。继“0糖”在饮料界刮起一阵飓风之后,“减盐”也成为酱油等调味品行业的升级方向。

减盐听起来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但真正能做出一款具有标杆意义的高品质产品,在研发上还是有很多的挑战。欣和集团研发总监侯庆云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六月鲜轻系列轻盐酱油“为了降低一克盐,研发投入的成本在2000万”。

推广减盐酱油,减盐科普是第一步

日,网络上一篇“六月鲜轻盐酱油未达低钠食品国标惹争议”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关注。广受行业专家和消费者好评的六月鲜轻盐酱油,居然连国家标准都达不到?其实这是一篇因为常识错误,而对所有减盐酱油造成误伤的文章。

这篇文章说的“未达标”,其实是错用了国家标准,混淆了“低钠食品”和“减盐”的概念,把国家对于低钠食品的标准,套在了减盐酱油上边来进行比对验证。根据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对“低钠(低盐)”和“减钠(减盐)”分别有明确的定义。低钠(低盐)是指钠含量≤120mg/100mL或100g的产品;减钠(减盐)则是相对值,指与参考食品比较,钠含量减少25%以上的产品。用“低钠食品”的含盐量来评判“减盐”酱油本身就是错误的。

食品工程领域知名科普作家云无心表示,通常所说的“低钠”“低盐”食品是指直接食用的食品,把调料套用这个定义并不合理。比如说,“低钠盐”是社会上普遍接受的说法,它的钠含量也完全不符合国标对“低钠”的定义。

相关数据显示,市面上酱油产品含盐量普遍在16-18g/100ml,甚至有部分能达到20g/100ml,含盐量少一些的也要14g/100ml。所以市面上并不存在“低盐酱油”的说法,只有减盐酱油。六月鲜轻系列在宣传中也一直说自己是“减盐酱油”。据悉,六月鲜轻盐系列酱油盐含量只有12g/100ml,最低的一款达到8g/100ml,含盐量远低于行业水,对于追求健康的人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专利减盐技术,量化标签让减盐清晰可见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减盐酱油的认同,行业里也出现了一些“走捷径”的企业,比如通过兑水稀释,降低含盐量,然后再通过额外添加谷氨酸钠等添加剂来提鲜等等。有专家表示,这种短视的做法不可取,容易让破坏消费者对减盐酱油整体的信任感。

正是由于一些减盐酱油行业的乱象所以六月鲜轻系列上市,才会在行业内引起众多专家的一致好评。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品质减盐酱油的研究及产业化”成果评价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等众多专家都对六月鲜提出的“健康中国,减盐先行”策略、“逐级减盐”的健康饮食理念、减盐量化标示的“可视化”产品包装等,给予了高度肯定。

六月鲜品牌负责人曾详细介绍过六月鲜轻系列产品的特色:一是基于“逐级减盐”的理念,推出了含盐量梯度递减的产品,从12克、10克到8克,适应不同口味人群的阶段需求,逐步帮助消费者实现盐分摄入量的降低。二是在产品包装上将含盐量量化标示,让减盐真正做到了清晰可见,大大降低了消费者选择的难度。三是通过专利减盐技术,杜绝兑水稀释工艺,去除多余钠离子的同时,保留营养物质,零添加谷氨酸钠,零添加防腐剂,真正做到了“减盐不减鲜、减盐不减等级、减盐不减营养”。四是在瓶身包装上基于现代年轻人审美重新设计,独特设计的“银杏叶”流量口,可通过不同角度来精准控制减油的使用量。

调味品“老字号”,轻盐生活新养成

欣和作为深耕调味品行业20余年的“老字号”,在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而作为欣和集团重点打造的酱油品牌,六月鲜将老的优良传统继承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除了在产品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在减盐健康生活的科普上也不遗余力。不久之前,六月鲜·轻联合《新周刊》在茶卡盐湖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发布会,发布了国内首个科学减盐白皮书——《≤12克减盐白皮书》,从科学、专业、实用角度出发,系统的进行减盐知识的全民科普,让减盐能轻松达成,有据可依。

凭借在口味、营养、工艺、包装等多个维度的优异表现,在Wow Food Awards 2021全球创新食品评鉴大赛上,六月鲜8克轻盐原汁酱油在一众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酱料品类最高得分,获得“最佳酱料奖”殊荣。而在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SM(C-CSI)品牌排行榜上,欣和六月鲜以85.2的高分,拿下了酱油行业第一名的好成绩。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
{"remain":99983,"success":1}http://www.xsgou.com/biz/finances/2021/0722/19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