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日报讯 (记者 李星婷)我国最早的法律从何起源?“以德治国”有何作用?3月1日,记者从西南政法大学获悉,CCTV-12频道将于3月2曰至3月8日,连续每晚播出由该校龙大轩教授讲授的《中华法制寻踪》节目,回顾中华法制的演变轨迹,并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法治发展方向。
“中国法制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夏商到西周,以礼、刑为特点;二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朝,改法为律,礼法相分离;三是从汉朝到清中期,强调道德,讲究礼、法;四是从清末到现代,遵循法治。”龙大轩介绍,这四个阶段各有特点,并在不同时代发挥相应作用。
龙大轩表示,我国古代法制非常强调道德、礼仪的作用。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我国开始借鉴西方法律制度,但“以法治国”必须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比如“孝道”在当今老龄化社会就有巨大作用,因此当今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中汲取养分。
据悉,该节目将晚上22:40分首播,次日白天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