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时政 > 正文

伏季水果受损严重 专家:已采取措施“稳定”产量与价格

2017-07-04 18:40:00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见习记者胡维

7月4日,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从市农技推广总站获悉,受今年二季度平均气温偏低、降雨量较多、暴雨站次偏多、区域暴雨强度相对较强和空间分布不均等因素,我市伏季水果产量和质量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伏季水果遭受重创

据了解,我市今年一季度气象总体情况与历年均值相当,冬草莓生产情况良好;2016年,枇杷实现大丰收,产量达12.65万吨;葡萄多采用避雨栽培,病害发生情况较轻,生长状况也不错。

但4-6月期间,连续的低温和阴雨天气对于樱桃、山地杨梅的危害则较为严重。市农技推广总站相关人士称,4月下旬的连续降雨,导致樱桃大量裂果和果实“味淡”的情况,失去商品价值,损失率高达80%以上,仅巴南地区就减收8000万元。同样,6月下旬的连续降雨,使成熟杨梅果实出现脱落、腐烂的现象,甚至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

避雨栽培将“稳定”产量和价格

“我市伏淡季水果的生产一直存在着‘靠天’现象,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等极端天气影响严重,将导致减产或绝收。”市农技推广总站相关人员介绍。

据了解,目前李子、桃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就二季度天气情况来分析,如果管理不善,会导致桃李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梨锈病大发生。值得注意的是,6月底将迎来青脆李系列陆续成熟采收,后期的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大量落果、裂果和褐腐病的大爆发。

那么,如何规避当下处在生在阶段的伏季水果产量和质量,以保证供需失衡导致水果价格抬高呢?  

“市民不必担心水果价格的提高。”市农技推广总站熊站长表示,目前已经提倡采用避雨栽培或高海拔种植的方式,避开雨季,延长水果生长期,既能满足水果产量和质量的“双丰收”,也能保证种植户的产值和水果价格的稳定。遇到阴雨等灾害天气,种植户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应及时做好开沟排水、枝蔓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