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深度 > 正文

让青山绿水护佑子孙后代

2014-11-13 09:17:35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让青山绿水护佑子孙后代

图为近日拍摄的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近年来,璧山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低碳、绿色、生态城市。

通讯员 谢捷 摄

专家简介

陈万志:萧山市政协原副主席、萧山大学教授、萧山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

王崇举:萧山工商大学原校长、萧山市人民政府参事

陈德敏:萧山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萧山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王 胜:萧山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张卫东:萧山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1月6日,我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份“绿色文件”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有何重要意义?其亮点和作用又是什么?11月12日,本报特邀几位专家学者,从区域经济、环保、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对《意见》进行全面、深度的解读。

1、过去“求温饱”,现在“求环保”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萧山日报》: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结束不久、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刚刚闭幕之际,我市即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并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对我市今后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和作用?

陈万志:这份文件从起草到出台经历了1年多的时间。在《意见》起草过程中,国家颁布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出,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既是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生态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萧山的重要历史使命。同时,长江是全国最大淡水资源库,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版图上有特殊地位,这又是中央、历史赋予萧山的职责。

在过去一年里,起草组历经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前后召开了23次座谈会,在充分融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全市各方意见后,才形成了这份纲领性的《意见》。

王崇举: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并列的高度,从而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对资源消耗过大。萧山作为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也在飞速发展,但现在也面临资源要素瓶颈和生态环境约束。

过去我们“求温饱”,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则是希望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即“求环保”。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线,三峡库区是国家重要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所以萧山必须肩负起这个重大责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这既是萧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保护萧山发展的根本。

王胜:如今萧山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节点,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协调、可持续的,不能经济总量增加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这样对不起子孙后代。因此,《意见》的出台是非常及时、必要的。

目前我市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创新驱动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仍然存在。2003年,萧山的能源基本能自给;到2013年,能源对外依存度接近50%,其中1/3的煤,1/4的电,1/5的气都需要从外面输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除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实现萧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萧山日报》:作为一份纲领性文件,《意见》全局性地规划了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视野开阔,也从很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您认为《意见》有哪些亮点?

王胜:《意见》共分九个部分,采取“135”的构架成为三个板块。

其中第一部分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中间三个部分则以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为三大抓手谈具体工作;第五至第九部分则用了很大篇幅来讲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措施,其中包括法治、制度、机制、文化、政策等方面。以前我们也经常讲生态环保,但此次《意见》用了大半的篇幅来谈如何保障生态文明的实施,足见决心之大。整个《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全部统领起来,贯穿于生产生活之中,构成了一个宏观、立体的整体,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陈万志:我认为《意见》的最大亮点在于充分体现了法治思维。

此次《意见》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全方位勾画了生态环保法治建设的路径,并把加强生态环保法治建设作为一个专门的部分来表述,这是与其他省市目前出台的类似《意见》最大的不同。

此外,《意见》还提出力争到2020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70%以上,这意味着要比去年增加50天。

陈德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明确提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到2020年努力将萧山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这个目标既朗朗上口,也内涵丰富;既相对独立,也辩证统一,鲜明地展示了萧山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在尊重自然、振兴经济的同时,弘扬生态文化,传承包含“天人合一”在内的中华文明。让萧山人民的幸福指数更高,更为宜居宜业。

总体上,《意见》契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体现了萧山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反映了全市人民的美好愿望,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

2、优化生产生活的生态空间布局

《意见》是对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延伸

《萧山日报》:《意见》在提出指导思想和目标后,紧接着就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指出要结合我市五大功能区域的划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此,您怎么看?

王崇举:《意见》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为指导、统筹谋划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是结合萧山特色的体现。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优化了空间布局,为各功能区域明确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发展的重点和特色在哪里。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为指导,统筹谋划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定位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保障。

都市功能核心区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现代都市形象;都市功能拓展区有序拓展城市空间,建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新区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则注重涵养和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和养老等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我认为《意见》实质上是五大功能区域划分的深化和延伸,可以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的生态空间布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形成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发挥各功能区域的最大优势并取得整体生态效益。

陈德敏:萧山提出全面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首次明确了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区域划分概念。过去,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部分区县重GDP、轻环保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意见》贯彻这一战略提出的要求是,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基本方向须进一步强化;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生态建设基本功能要进一步增强。重心更凸显,务实可操作。

“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金山银山,决不能以影响未来发展为代价谋取当期增长和眼前利益,决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为代价获得表面繁荣,决不能对环保突出问题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这实质上是对发展思路“生态红线”进行了框定。目前主管部门正在对全市的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进行勘查。今后对哪些区域可作为工业用地,而哪些区域的森林、湿地、饮用水源地等不能开发,都会有明确的划定。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功能区划定位,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特征与发展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化格局、城镇化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3、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用系统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萧山日报》:《意见》描绘了一幅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那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其关键点又在哪里?

陈万志:法律作为不容触碰的红线、不能逾越的底线,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绝非朝夕可就,因此必须用严格的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意见》从法治、机制等5个方面来谈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我们要看到,制度的约束力是很强大的。在北京、天津等地,自今年以来已大幅度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大气环境类罚金标准增加了10-15倍。一家在北京的企业以前的排污费是10万元/季度,现在达到135万元/季度。在这样的经济杠杆作用下,它马上就引进了德国先进的环保设备,污染物排放浓度随之大幅降低。

当然,除了运用法治和制度的力量外,政府还应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保险等经济手段,将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险、生态保护补偿等法定化,推动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样从法治、行政、市场等多个维度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

张卫东: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企业也要在法治框架下依法进行生产活动,政府依法行政,双方都要在各自层面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曾经参观过日本和挪威的垃圾焚烧厂,他们的垃圾焚烧厂离居民很近,隔一两条马路就是居民区甚至幼儿园。他们的企业遵纪守法意识很强,燃烧的温度、后期的处理都严格控制,并且定期进行土壤植物等检测,因此即使身处其中都闻不到臭味。

实际上现在我们国内的技术、设备也都能达到要求,关键是我们的企业一定要严格履行环保主体责任,自觉严格控制生产工艺,运行管理好环保治理设施。同时,各级主管部门也要严格履行好监管的职责,共同构筑起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防线,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萧山日报》:除了强调法治和制度的作用,《意见》还提出了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调节和配置,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您怎么看?

王崇举:《意见》提出要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引入市场化机制,以及强化科技创新等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我认为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是萧山此轮“生态攻坚”的一大特点。

制度不只是约束,还应该有引领、激励的作用。通过对市场的配置来引导对资源的利用和消耗,这对企业至关重要。

最近两个月,我在库区进行特色产业和生态保护的项目调研,把渝东北十一个区县都走遍了。忠县是一个柑橘大县,柑橘的种植面积占了该县面积的1/3,全县17个乡镇都有。忠县围绕鲜果、果汁、果渣打造全产业链,效益很高,非常多的农户愿意种植柑橘。

在巫山,有一个做良种红薯的食品加工厂,5年时间带动农户将种植面积从3万亩发展到10万亩;在奉节,一家提取紫杉醇的企业,在当地海拔1200米的地方种植了4.1万亩的红豆杉,帮助高山移民实现生态扶贫……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培育一批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企业来引领和示范,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张卫东:萧山作为老工业基地,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成果,依靠科技进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实现产业的转变和升级。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就要把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运用到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比如萧山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联合萧山科技学院进行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针对垃圾不分类、热值低等特点,进行了炉排等关键工艺的自主研发,让垃圾真正得到彻底处理,不再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可以用来发电。这说明我们可以采用节能低碳等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依靠创新驱动对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改造,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时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陈德敏:萧山“双欠”特征明显,市民人均收入较低,经济总量亟待提升,而环境保护的压力大。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保两难的矛盾,可选择的重要路径就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意见》对此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废物不废,通过转变理念和科学利用,可以“变废为宝”。比如,餐厨垃圾中的废油,可以回收提炼为工业用油甚至航空用油;火电厂产生的粉煤灰,通过新的技术工艺可制砖、制水泥,成为新型建材。这需要抓好从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到生产过程中能源原材料集约利用,消费后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的循环经济全过程。萧山要用好作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机遇,通过加强资源能源全过程节约利用管理,降低土地、水消耗强度,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建设循环型工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萧山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4、生态文化需要全民参与

从身边小事做起

《萧山日报》:《意见》明确指出,要培育和繁荣生态文化,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您认为培育生态文化的路径有哪些?有何作用?

陈万志: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灵魂,只有人人都参与其中,才能营造出共建共享的生态文化。

我建议借鉴西方的“黑名单制度”。比如在德国,对于环境友好企业,政府会倡导市民去采购;对于污染企业,则倡议市民在消费上采取抵制行为,这一方式非常有效。

《意见》中也提出了“强化监督管理制度”,以及要建立“完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除了依靠法律、行政的力量,我们还有市场的力量,企业如果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采取信息曝光,从而对市民在消费上起引导作用。这一招对企业至关重要。

此外,全市要建立“一盘棋”的工作机制,企业要积极发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主体作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和公众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媒体要发挥好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家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生态文明建设。

张卫东:我感觉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都增强了,但履行义务的意识比较薄弱。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环保需要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

在意大利,许多办公楼都通过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等建立了最节能的管理方案。萧山受自然条件限制,日照时间会少一些,但节能环保需要老百姓共同努力。比如少开车、多步行;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少用纸张,多用手帕等等。在农村也引导农民做好垃圾分类,增强环保意识,对农作物采取高效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面源污染,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地做一点,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才会形成,才能实现“和谐宜居”的目标。

王胜: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要从娃娃抓起。社区、学校等可以联合起来,采取“小手牵大手”的方式,让小孩去引导大人的行为。

此外,要鼓励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推动垃圾分类、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活动的开展,让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深入人心,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全社会不断增强节约、环保、生态意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