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商业 > 正文

众玩家入场,无人便利店到底是风口还是噱头?

2017-07-17 13:01:25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作为零售行业最具朝气的业态,便利店一直是这两年低迷的传统零售环境下热议的话题和资本追逐的目标。而“无人便利店”概念不同于往常,阿里巴巴、宗庆后、创新工场……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巨头、资本和创业者的介入让便利店业态沸腾起来。

据了解,6月底到7月初,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两家无人便利店公司相继宣布融资消息,两笔融资合计超1.3亿元。

一夜之间,无人便利店站上了“风口”,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已投入运营的一些无人便利店正经受着市场的检验。其中,上海的高温天气就考验了一把缤果盒子,缤果盒子上海两家店中的欧尚店就因高温关停了几天,就在上周五,重新开业的缤果盒子杨浦区店又因涉违建遭城管调查。

尽管上海首家无人超市开张以来一波三折,但丝毫没有阻挡其扩张的步伐。据获悉,目前缤果盒子已开门店共计10家。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两家公司正酝酿的开店计划中,短期内就多达上百家。

不仅是缤果盒子,7月8日~12日,在阿里淘宝造物节亮相的“淘咖啡”同样赚足了眼球。

据了解,“淘咖啡”作为阿里巴巴首次公开亮相的无人店,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消费者只需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扫码通过闸机后,手机便可收起并不再取出。就像平时购物那样,用户可以随意在店内选货。离店前会经过一道“支付门”,通过后,用户就会被自动扣款。

无人便利店版的“淘咖啡”,也被视为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尝新。据阿里方面透露,这项技术暂时没有商用的计划,未来也不会像亚马逊一样开线下实体店,而是提供基于无人零售的一套解决方案。

除阿里巴巴外,众多知名企业已瞄准无人便利店领域。立志向“大消费”迈进的家居卖场品牌“居然之家”,也跨界无人便利店,其无人便利店品牌EAT-BOX即将在7月中旬落地两家店,分别位于北京东直门和世纪金源。

此前,据媒体报道,娃哈哈与深兰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签下了三年10万台无人商店take go。就此,有媒体记者联系娃哈哈方面,对方相关负责人透露,并非娃哈哈的行为,而是宗庆后胞弟公司的行为。此外,乳业大佬伊利也传出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和深兰科技合作推出的无人便利微店的消息。

去哪儿前CEO庄辰超投资的便利蜂2017年2月开出第一家门店。随后,便利蜂在北京多个区域开始拓展,至今已在北京开设了5家店。

6月底,创新工场宣布完成对F5未来商店的3000万元A+轮融,后者是一家依托自主研发的机械臂和后台管理系统来构建24小时无人值守的便利店。

就该笔投资,创新工场华南区总经理、投资总监熊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便利店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无人值守的便利店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差异化切入,和市面上的业态来进行竞争,F5可以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大大缩减人力成本,而且单位面积的盈利能力较好,模式也比较有利于快速扩张。

“忽如一夜春风来。”无人便利店一时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知名企业纷纷介入的同时,资本和创业者也争相入局。

那么,无人便利店究竟是风口还是噱头?

对于无人便利店的发展前景,看好者有之,看衰者亦有之。

“最近关于无便利店的讨论甚嚣尘上,目前来看,大部分无人店的提出者还是以吸引资本关注为主要诉求点,无人店的概念多少有些噱头的意味。”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表示。

“目前的所谓无人便利店,都是在技术层面创新,商业层面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比自动售货机强不到哪里去。”邻居董事总经理陶冶直言,技术的突破需要时间。

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站在VC的角度不看好无人便利店。“VC投资有它自己的模式限制,偏好市场规模大的项目,并且要求短时间内做到很大的量。但便利店即使是无人化,可能也较难快速爆发。”他举了一个例子,全家是2004年进的中国,2014年开了1530家店才打平,说明这个生意很需要规模。

对此,有资深人士表示,“无人便利店是大趋势,将会较快速度发展。首先,国内的便利店数量是不饱和的;其次,机器取代人工是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认为在便利店行业也存在这样的机会;再次,无人便利店的面积大概30平方米,相比711、全家这种动辄100平方米大的便利店模式,无人便利店可以进入他们下沉不到的小社区、景区、工业区里面,进行差异化竞争,这种商业业态和场景,我们还是比较看好。”

理论上,无人零售比便利店等传统零售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人工成本明显降低,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随拿随走”、无需排队和收银台结算极大地改善了购物体验,刺激了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多项“黑科技”的紧密配合可以记录、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数据的积累将带来店家对客户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环球网、i黑马)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