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商业 > 正文

巨头纷纷试水 无人便利店是风口还是噱头?

2017-07-05 17:07:24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在实体零售缓慢复苏的现在,便利店成为风口尚在不久之前,一些零售巨头就开始试水他们心中更能体现新零售概念的东西——无人便利店。上周,无人便利店领域诞生了2起融资,金额超1亿3000万人民币,此外,娃哈哈也宣布要3年开10万家,阿里首家无人超市“淘咖啡”的真面目也得以曝光。

据悉,近日创新工场宣布完成对F5未来商店的3000万元A+轮融,这是一家依托自主研发的机械臂和后台管理系统来构建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此前,F5曾获得创大资本2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以及TCL创投的1000万元Pre-A轮融资。

投资方对其很有信心。创新工场华南区投资总监熊昊表示,F5无人便利店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大大缩减了人力成本,单位面积盈利能力较好,模式和产能均有利于快速扩张。完成融资后,F5计划在3至6个月内开出30至50家门店。

两天后,曾与欧尚试水无人便利店的缤果盒子也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金额超1亿元,由纪源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跟投。据了解,缤果盒子定位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便利店,于2016年8月开始在广东中山地区启动项目测试,2017今年6月初落地上海、开启针对一线城市的大规模人流测试。

不过,缤果盒子目前铺设数量不到10个,该公司6月初曾与欧尚集团合作,为后者在上海铺设一家门店。融资完成后,缤果盒子CEO陈子林表示预计今年铺设5000个网点,主要面向一线城市的高端社区。

不到一周时间,两家无人便利店企业获得融资,资本相继入局,再加上娃哈哈和阿里“助阵”,这把火彻底被点燃了。

不久前,饮品界老大娃哈哈和研发无人零售店铺技术的深蓝科技签订一份“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Go无人店协议。随后,乳业大佬伊利也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和深兰科技合作推出的无人便利微店。

而真正引发轰动的则是阿里近日宣布在7月的“淘宝造物节”活动中即将亮相的概念店“淘咖啡”,这家集购物、餐饮于一身的无人店昭显了阿里巴巴的无人零售野心。据说这是阿里实验室筹划已久的大招,顾客进店、选货、结账一切自助。比如离店前,用户必须经过一道“结算门”:这是由两道门组成,当第一道门感应到用户的离店需求时,它便会自动开启;几秒钟后,第二道门将开启,然后完成了扣款。

据悉,还有不少实体零售企业也正在试水无人便利店。继欧尚、大润发之后,连锁巨头沃尔玛也在6月初推出了自助杂货售卖亭,而北京居然之家也将于今年7月开出无人便利店EATBOX。

实际上,无人便利店的这股“风”并不是现在才开始刮起来的。

此前最火的是亚马逊推出的线下商店Amazon Go。在这家充满了各种“黑科技”的商店里,消费者无需排队结账,只要刷手机进店选品,选完之后拿着东西便可以走人。此店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业界目光无数,被视为未来零售发展的风向标。然而Amazon Go在筹备4年之久后,至今仍未正式对外开放,只开放于内部员工,这也不禁令人怀疑Amazon Go是否真的能够落地。

入局者众多的无人便利店,不禁让人想起年初炙手可热的便利店行业。实际上,在传统便利店发展遭遇人工、选址、开店成本高昂等多重难题的现在,体量更小、成本更低、运作更灵活的无人便利店看似就成了一门实在的“好生意”。据缤果盒子公司测算,缤果盒子的成本约为传统便利店的四分之一,占地15平方米的盒子SKU与40平方米的便利店基本持平。由于采用无人方案,因此每月运营成本约2500元,低于传统便利店。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便利店现在的发展依然面临不少痛点。首先中国没有自助购物的消费习惯,无人店的货品丢失率、设备耗损率、店内卫生等都需要考虑在内,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考验消费者信用的模式在这方面都有着前车之鉴。与此同时,目前无人便利店的盈利模式很难确定,尽管和传统便利店相比,无人便利店有着更广泛的盈利渠道,如随着投放密度增加其媒体价值也有所增加,可以与品牌合作进行精准投放等,但有始终没有规模性发展的自助贩售机的先例在,无人便利店的媒体价值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在经历各种“无人”概念如无人送货、无人收银等的“洗脑”后,消费者对这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那么他们能接受无人便利店么?在缤果盒子首店落地的时候,有消费者曾表示会担心扫码开门的安全隐患,比如会不会因为扫码失败将消费者关在里面,也有消费者认为这就是个大型的自助贩售机,没什么必要。不过目前缤果盒子保持着一个不错的记录:连续运营超过180天,零偷盗、无损坏。

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目前无人便利店入局者甚多,但多为大型零售企业,对它们而言,无人便利店更多的是体现新技术、新场景的“试验场”,短期内不会成为盈利的主要渠道。但现在无人便利店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切忌资本的盲目跟投,不然无人便利店很有可能会重蹈进入“烧钱大战”的共享单车的覆辙。(记者 冉隆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