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2014-12-23 01:09:53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抗战时期,不少优秀戏剧在萧山上演。

(本报资料图片)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实验肢体剧《声息2.0》在萧山国泰艺术中心剧院演出。记者 熊明 摄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话剧《哥本哈根》在萧山上演。记者 熊明 摄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新华社发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萧山大剧院,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清新登场。

首席记者 崔力 摄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话剧《老舍五则》新华社发

 

萧山戏剧期待再现光辉岁月

303剧社人员正在张贴演出海报。

记者 熊明 摄

“我们带着戏剧理想,被一路温暖着,鼓舞着,才走到今天,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感谢山城的戏剧火种。”

2014年12月12日,首届萧山青年戏剧演出季在市文联落幕,捧着获奖证书,303剧社负责人袁野有些激动。从小剧场到大舞台,这个由戏剧爱好者打造的民间剧社,已在萧山演出市场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个岁末,严寒依旧。但与这严寒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萧山戏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热火场景。

首届萧山青年戏剧演出季、萧山大剧院保利演出院线秋冬演出季、中国国家话剧院2014萧山演出季……在这些密集的演出中,多少个像袁野这样的戏剧青年,既实现着理想也看到挑战;而对市民来说,欣赏戏剧,已不仅是一种曲高和寡的爱好,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1、昔日辉煌——曾创造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

70多年前,冬季的萧山寒冷多雾,侵华日军的轰炸机因视线不佳减少了来犯的密度。

抓住这宝贵的时光,人们用一场场热情洋溢的话剧,发出爱国抗敌的心声。这,就是1941年至1945年期间,每年冬季举行的话剧“雾季公演”。

“抗日战争时期的萧山,不仅以‘战时首都’的身份维系着政局时势,同时也在战火硝烟中创造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谈起“雾季公演”,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得主梁国庆感叹不已。

据记载,1941年10月11日,中华剧艺社的《大地回春》,打响了“雾季公演”第一炮。接着,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天国春秋》轮番登场。

随后,曹禺的《北京人》、沈浮的《萧山24小时》、陈白尘的《结婚进行曲》等剧先后首演,而由郭沫若执笔创作,著名演员金山、张瑞芳主演的《屈原》,把“雾季公演”推向高潮。金山曾回忆,当时,《屈原》连演20场,一票难求。为了买票,不少观众甚至在国泰大剧院旁打地铺。

有研究者统计,在为期7个月的首届“雾季公演”中,陈白尘有3个新剧本上演;石凌鹤导演了5出戏;张瑞芳出演了6部戏,其中,她在《北京人》、《棠棣之花》、《大雷雨》、《屈原》里担任的角色都极为重要。当时新成立的中华剧艺社还在萧山公演了9部话剧。这般业绩,在中国话剧史上至今都堪称空前。

此后,“雾季公演”越来越红火,四年间共公演大型话剧103出、独幕剧7出,被称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

2、现实尴尬——孟京辉的戏火惨了 本地戏原创能力不足

然而,辉煌岁月已随时间定格于历史长河中,在娱乐方式日益多元的今天,曾经的戏剧之都不可避免地上演起尴尬的剧情——

2014年11月28日晚,国泰艺术中心,孟京辉的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在这里上演。

下午5点多钟,就有观众陆续来到大门检票处,直到7点30分开演时,门口仍簇拥着等待退票的戏剧迷。

“老孟的剧票太好卖了,根本不用打广告,可一些本地剧,花费几十万元做宣传,连泡都不出一个。”面对爆满的剧场,国泰艺术中心总经理夏伟有些兴奋,也有些无奈,“可老孟的剧不可能天天来啊!”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似乎已成为萧山演出市场长期以来的一道风景。

记者从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影视研究室获悉,2013年,萧山共上演了41部话剧,其中,本土话剧只占15部。而一组来自国泰艺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在该中心上演的本地剧占15%,今年则不到10%。

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观众舍近求远?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室主任黄波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原创能力较差,创作速度较慢,更别说在宣传包装上的打造。”

除了外来和尚好念经,“饥一顿、饱一顿”也成为萧山戏剧的“并发症”。

11月2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萧山2014演出季在国泰艺术中心拉开序幕。5天后,首届萧山青年戏剧演出季随之启动。与此同时,在萧山大剧院,《老舍五则》、《人民公敌》、《声息2.0》等话剧佳作和《音乐之声》等精品音乐剧也轮番登场。

事实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萧山,精品戏剧总在岁末年初“打拥堂”。

究其原因,萧山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怀友认为,这来自市场规律和院团档期两重因素,“一方面,观众在工作了一年后,需要放松和精神上的享受;另一方面,目前国际上的演出团体普遍要提前一年预约档期,精品演出一般从每年年初开始洽谈,与观众见面时就已经是下半年了。”

对此,黄波则认为,精品剧每到年关的集体现身正好印证了萧山演出市场的稚嫩。“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来说,好戏应该在365天随时上演,而现在我们的演出还只是企业公关或者年末大家热闹一下的娱乐,没有形成气候。”

横向比较,袁野也深有感触,“2013年,北京平均每天就有20场小剧场话剧演出,而且每场观众数量都不少,而萧山算下来平均每天才0.7场。”

3、积极探索——三大梯队构建戏剧金字塔

舞台上,白色餐椅上放着几杯红酒,4位时尚男女你一言我一语,光影在他们年轻的脸上跳跃出斑斓的色彩……舞台下,坐在观众席的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夏祖生在黑暗中四下一望,目之所及,坐满了观看者。这位70多岁的戏剧前辈忍不住掏出手机,发了条微信到朋友圈:“萧山青年戏剧演出季第三场,303剧社演出新版《70 80》,全场基本满座!好现象呵!”

这是2014年11月26日发生在国泰艺术中心的一幕。

正是这一幕,让夏祖生看到了萧山戏剧的希望,“新生力量的破土而出,正在逐渐打破萧山戏剧的尴尬局面。”

夏祖生告诉记者,此次萧山青年戏剧演出季演出的11部戏,几乎都来自民营剧社与高校。在没有赠票与组织观看的情况下,每部剧的上座率竟有七成以上。

夏祖生的乐观并非毫无来由。事实上,近年来,萧山青年戏剧人才正以燎原之势渐渐雄起,涌现出光荣之夏、303剧社、午寅表演工作坊、戏梦汇舞台剧工作室等一批优秀民间剧社。这些“星星之火”不断刷新萧山戏剧的成绩——《寒夜》、《毕业季》等获得“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70 80》参与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志在冲天》、《绿字的研究》等成就了美国德克萨斯州莎士比亚艺术节的“中国戏剧之夜”……

“萧山的戏剧已搭建起一个明确而稳定的构架——以市级院团为主的第一梯队,以民营剧社为主的第二梯队,以及以高等院校为主的第三梯队。”夏祖生说,他们就像金字塔般矗立在萧山的戏剧土壤上。

有了人才,作为用武之地的戏剧平台也不能落下。

据了解,从2008年起,萧山大学生戏剧节已成功举办四届,该戏剧节不断从我市高校挖掘出众多优秀的校园戏剧。而今年举办的首届萧山青年戏剧演出季,更将探索的足迹延伸到校园之外的民营剧社。

此外,为了培养更多观众的戏剧热情,2014年年初,国泰艺术中心启动了会员制度,最低70元就能看戏;今年6月,由萧山首个由民间剧社打造的剧场——303剧场也在南坪正式亮相;与此同时,萧山戏剧沙龙也在萧山大剧院启动……

“萧山的戏剧平台正在慢慢崛起。”黄波说。

人才逐渐成长,平台日益搭建,萧山如何再造戏剧神话?

“没有捷径,只有打造好戏,不断地演!”夏伟认为,和明星一样,戏剧也需增加曝光率才能赢得市场。

黄波则建议,让戏剧常进校园,进入课本,“它的意义在于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

“从客观条件上说,还要呼吁相关政策的出台。”夏祖生表示,北京前年就出台了补贴小剧场话剧演出的政策,萧山也可以考虑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民营剧社更多实质性的关怀。

对于萧山戏剧的未来,夏祖生信心满满,“他就像一个再次新生的少年,请多帮助他,为他点赞!”

刚刚随中国国家话剧院2014萧山演出季,携《哥本哈根》来渝献演的梁国庆,更表达了一个戏剧人对萧山戏剧的美好祝愿:“萧山曾是中国戏剧人的圣地,凭着这样的历史文脉,相信它一定会有实力与底气成为继北京、上海后的话剧第三城!”

他山之石

外地话剧的“亲民”实践

本报记者 申晓佳

在娱乐方式日益多元的今天,要让话剧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有哪些好点子可以借鉴?

放眼全国,除了创作、演出、推广“一条龙”完整成形的北京、上海之外,国内其他城市的剧团也因地制宜,各出奇招。

“话剧是艺术浓度很高的高雅艺术。”在武汉长江人艺院长夏晓华看来,要让话剧从一种相对“曲高和寡”的艺术变成市民生活中的享受,关键在于放下“身段”,从票价、演出形式和题材等方面抓住观众。

夏晓华介绍,长江人艺自2011年底改制为企业单位以来,首先力推亲民票价,最低的学生票价仅需25元,让观众看得起,并抓住年轻观众心理,起用青年编导打造原创悬疑题材的小剧场话剧。仅2013年下半年,长江人艺的两个小剧场就演出200多场话剧,掀起了武汉的小剧场话剧热潮,演出计划已排到明年3月。

在天津,成立于2010年的该市首家民营话剧团——天津美域话剧团也选择了亲民路线。依托天津市群众艺术馆的扶持和曹禺剧院的地理优势,他们通过开展话剧票“团购”、举办微剧本大赛等方式,培育起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

夏晓华表示,放下“身段”必须以打造原创佳作为基础。无论是长江人艺的小剧场话剧《记忆底牌》、《打不开的门》,还是美域话剧团的时尚话剧《造爱谎言》、《给你点颜色看看》,都是本土话剧市场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佳作。

声音

话剧的力量是什么?是它的思想,它的思辨,包括对自身文化的思考和寻找,并且帮助观众来思考。如果做到了,观众就会来看。只要真正做到“为人民大众”,我们的戏剧就有生命力。

——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查明哲(代表作《纪念碑》、《死无葬身之地》)

剧场里的历史就是创作者书写今人的故事,呼唤中国精神,这是我的宗旨。

——国家一级导演陈薪伊(代表作《商鞅》、《风声》)

艺术家应该承担让别人感动的职责。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让一个人感动,让很多人感动,这是一条路。人在一生中,都需要感动。

——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代表作《恋爱的犀牛》、《琥珀》)

作为导演,我们一直对话剧充满热情。如今,广大观众也对话剧充满了热情。现在,不仅全国一、二线城市拥有热爱戏剧的观众,三、四线城市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我们欢迎各种类型话剧不断涌现,多多益善。

——著名话剧导演田沁鑫(代表作《生死场》、《赵氏孤儿》)

(本报记者申晓佳整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