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区县 > 正文

关注度低赛事日渐鸡肋 亚运会还要不要办?

2014-09-24 04:34:12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关注度低赛事日渐鸡肋 亚运会还要不要办?

仁川亚运会赛场看台上座率不高。记者 韩成栋 摄

场内进行着亚洲最顶级赛事的角逐,看台上的座椅上却是空空如也;而在距此几百米外的街道上,绝大多数市民并不知道或也不关心体育场内正在做些什么?

这就是正在进行的2014年仁川亚运会最真实的写照——氛围惨淡、备受冷落!

当地时间23日上午,韩国著名舆论调查机构Gallup发布了就仁川亚运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数据显示,仁川亚运会成为近年来国际体育大赛中,首个关注度低于50%的大赛。

在抽样调查中,53%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亚运会几乎不感兴趣或丝毫不感兴趣,其中完全不关心的达16%之多,而肯定地表示关心的人只有45%。

相比之下,两年前伦敦奥运会时,对赛会感兴趣的人数达59%;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则有超过65%以上的人表示对赛会很有兴趣。

谁也不曾想到,作为亚洲体坛最高水平的综合体育赛事,竟会遭遇如此尴尬。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亚运会的未来之路,到底在哪里呢?

“都教授”也救不了亚运会

从赛前的宣传,到开幕式表演,仁川亚组委一直借助“都教授”等韩流攻势在国内外造势,尤其是在拥有无数《来自星星的你》粉丝的中国。

但是,星光熠熠的造势,只是制造了表面的热闹,实际上并没有对提升亚运会的关注度和门票销售带来明显的改善。

据韩媒体报道,截至22日晚,本届亚运会全部门票只售出不到30%,这还是连续促销、各种优惠之后的结果。

记者在多个赛场的现场看到,除了有韩国队比赛的场次有些许观众外,不少比赛上座率甚至不到1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直从事体育产业运营的北京奥林匹克俱乐部总经理王琦认为,随着篮球、足球、网球等一系列单项赛事职业化程度的提升,类似亚运会之类的洲际综合性体育赛事遭受冷遇是必须的发展趋势,“接下来,亚运会关注度不够、赛事日渐鸡肋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如此情况,不仅会导致一些世界顶级运动员选择放弃亚运,更会使亚运会陷入一个越来越被边缘的恶性‘怪圈’。”

韩国SBS电视台评论员金俊熙认为,尽管亚运会受冷遇与组委会宣传不力、民众心理受“岁月号”沉船打击等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本身吸引力不够,“就民众而言,除了世界杯和奥运会属于必看赛事外,亚运会甚至还比不上本国的足球或棒球联赛”。

越南弃办更是雪上加霜

从仁川亚运会来看,承办亚运会“约等于”一笔赔本的买卖已经是铁的事实。这注定会使亚运会的未来生存之路越来越难。

目前看来,越南于今年4月17日宣布放弃主办第十八届亚运会的做法,无疑是给陷入危机的亚运会雪上加霜。

越南为何放弃亚运会主办权?

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原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越南经济在外部和自身因素影响下很不稳定,而需要花钱的地方却很多,贫困、医疗、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改善都需要资金。正如越南总理阮晋勇所说,国家财政需要优先集中投资,而非主办亚运会。

此前,越南有关部门提出的1.5亿美元的亚运会预算饱受争议,被指责为依据不足,实际花费可能要高出预算许多倍,而亚运会所能带来的收益有限,很可能入不敷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放弃亚运会主办权后,越南国内舆论普遍表示欢迎和赞扬。

且不评论越南放弃亚运究竟是对是错,但从其举动来看,则凸显了亚运会已成鸡肋赛事的尴尬现状。

办出特色或许是条出路

从1951年首届亚运会开始,这项亚洲体坛盛会已走过了60多年。如今,它却面临着逐渐边缘化和受冷落的处境。

一位亚奥理事会委员坦言,目前亚运会关注的人越来越少,比赛的组织工作越来越不理想,吸引赞助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考虑变革,亚运会很可能会走入死胡同。

那么,亚运会究竟该如何救赎,寻找新出路呢?

北京奥林匹克俱乐部总经理王琦认为,要把亚运会办好,最重要的还是要提供高质量的赛事,尽可能多地吸引世界顶级运动员参赛,“就如同本届亚运会游泳项目中孙杨和朴泰桓的对决一样。因为,要把人们吸引到体育赛场要做到最基本两点,一是高水平的对决,二是吸引眼球的明星”。

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表示,把更广泛的非奥项目吸收进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这就是亚运会的品牌价值;亚运会的定位就是办成亚洲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运动会,不奢求全世界关注。但他也承认,“卖点在哪里,亚奥理事会还在探索”。

对于亚运会遇冷一事,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专家鲍明晓也表达了自己的建议,竞技的卖点不足,就需要发展别的卖点,亚运会可朝着特色、东方、节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举办体育旅游节、商品展销会、贸易洽谈会、博览会等活动,将体育与文化、旅游、会展、商贸相融合,最大限度地拓展影响力”。

(本报韩国仁川9月23日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