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旅游 > 正文

铜梁安居:古城旅游新名片

2014-10-13 01:11:21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铜梁安居:古城旅游新名片

县令巡街

 

铜梁安居:古城旅游新名片

大戏即将开始 摄/柏晓龙

 

铜梁安居:古城旅游新名片

醉美涪江 摄/许利

核心提示

国庆长假,新近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铜梁安居古城,以其沉淀千年的历史遗迹、延续千载的文化遗存,向世人展示出“中国第四大古城”的别样魅力。

品味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体验县令出巡、武士换岗等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安居古城在国庆黄金周共接待游客4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66万元。

数据上的再创新高,佐证了安居旅游持续发酵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个“让您记住乡愁的地方”,正在成为萧山乃至全国古镇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望山见水 让人“记得住乡愁”

近日,市旅游局发布公告称,铜梁安居古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自今年春节古城试开街,到4A级景区的成功“花落”,安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演了一出华丽蝶变的传奇。

作为铜梁的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居的声名渐远,正是得益于铜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势发力。

依托“城市发展新区”建设和撤县设区带来的重大利好,铜梁绘就了“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四位一体城市发展新区”的全新蓝图,这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打造文化旅游城市。而安居古城则被视为铜梁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突破口和“一号工程”。

早在4月12日,彼时的铜梁县委常委会就曾“移师”安居镇召开,专题讨论研究安居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当时还是县委书记的陈勇在会上指出,要狠抓安居古城的规划控制、体制机制改革、景区建设管理和旅游营销,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安居古城建设,让安居古城成为一个能让游客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2013年底曾出现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之中的诗意语言,言语背后的生态写意曾引来国人对宜居生活的一片期待与赞叹。

一脉而承,安居提出的让游客“记得住乡愁”,其背后的“生态”要义同样可见一斑。

事实上,就在近几个月以来,一场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治理已经让安居更添了“望山见水”的生态意味。结合“渝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打造,铜梁对城区及安居古城的322户工业企业和工业个体户列出了治理清单和时间表,要求于今年底前,完成对这些企业的关停、搬迁和规范,以进一步美化市容市貌,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

据介绍,随着古城保护区内12家工业企业的陆续搬迁或关停,安居古城景区核心区3平方公里内将再无工业痕迹。而今的安居,芦苇、草场广袤,水中野鸭嬉戏,空中白鹭成行。还有那些赏不完的文化符号、绕不尽的青砖石瓦,将在这青山绿水间更纯粹地呈现安居的生态、原始之美,让游客在历史记忆与现实生活的延续中,静静探寻与体会……

传承千年 品味“活着的古镇”

位于铜梁西北部的安居,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2万年前,便有先民在安居繁衍生息。汉代形成村落,至隋唐时,已成为涪江下游的水路要冲。安居曾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三度建县。依山傍水的安居自古便有“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历千里而入境,与篼溪、琼江、乌木溪水会于城下,绕城三匝陷为深潭”的美妙描述。

位于琼江、涪江两江交汇处的地理及交通优势,使这里曾经人潮聚集、贸易发达,数千年来都是“日有千人拱手,夜来万盏明灯”的繁荣之地。明清之时甚至同时修建了福建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4个充满异乡风情的会馆。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九宫十八庙”、“安居八景”等景观亦分布其中。

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下,安居人才辈出,诗人学者流连于此,常年来此游玩、贸易的游客和商客更是不绝于缕。这也成就了安居古城集县城文化、古巴渝文化、庙宇文化、书香文化、码头文化和龙文化于一体,千年书院更是孕育了200名举人、23名进士、4名翰林,王、吴翰林世代书香传为佳话。

千年过去,这些历史与人文的辉映,并没有淹没在岁月更迭里。相反,安居的故事与这里的人们一起,在生活中日渐沉淀,流淌延续……

在很多人看来,“活着”就是安居最与众不同的个性。这座“活着”的千年古镇并没有像其他很多古镇一样成为白天熙熙攘攘、晚上便空无一人的“展览品”,而是与古镇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至今都服务于这里的老百姓。

品味“活着”的安居,每一类文化都是一段漫长的历史,都有一篇刻骨铭心的故事,都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这其中,尤以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落最具盛名。

据介绍,自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建县以来,安居古城就一直作为涪江上游重要的水上运输中心,这里的古建筑群庞大,数量多,保存完好,可用空间多,开发价值大,曾多次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称赞。城内现有市、区级文物古迹197处,民居院落、宫庙建筑、城墙码头保存完好,其中以“九宫十八庙”为主要代表,享誉渝西,名震川东;迎龙门、引风门、星辉门历经千年沧桑,巍然屹立;王翰林院、大夫第恩泽一方学子,偏居一隅;湖广会馆、江西会馆、陆军军官学院讲述变迁故事,安然沉睡。

比如位于火神庙街终点的湖广会馆,厢房为四合院布局,内有天井、膳房、戏台等,不但气势宏伟,而且造型独特,装饰典雅,被誉为历史文物博物馆。还有明中后期修建的城隍庙依山而建,中间合檐,两边飞角,精雕细镂,妙不可言……

而今,走在安居古城长长的石头小巷,青砖、木门、红灯笼,轩窗、檐角、老茶馆,周遭的一砖一木都散发着古老的历史气息,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帆樯蚁聚、商贾云集的繁华盛景。

安居宣言 打造中国“第四大古城”

5月25日,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召集北京、萧山、成都等地的古城文化与古建筑专家齐聚安居,召开中国·铜梁安居古城保护与利用高端研讨会,发表了《安居宣言》,从建县历史、古建筑保存完好度、可保护利用空间等方面权威确立了安居古城“中国第四大古城”的地位。

安居发展,由此揭开崭新篇章。

据称,未来3年,安居古城开发建设将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总要求,推动古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景点建设加快推进、文明管理跃上台阶、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景区形象显著提升、对外影响持续扩大,实现“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精品”。

为确保古城高效率开发、快节奏推进,铜梁将首先从规划破题,“从总体到局部、从核心到外围”,逐步完善安居古城旅游度假区各项规划。

对于古城核心区,将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完成古城核心区内所有街道管线入地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古城核心区内所有街道临街房屋立面保护性维修改造,统一古城建筑景观;完成“九宫十八庙”及县衙、波仑寺、大夫第、翰林院等文物古迹修复,使其具备景点功能。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要求,全面完成环城公路、景区内部骨干道路等路网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可进入性;完成停车场、人行道、防洪大堤、污水处理厂、廉租房等配套工程建设;加大通讯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完成场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大对城乡结合部的绿化、硬化力度。

文化是景区的“魂”和“根”,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铜梁将坚持以文化引领带动古城建设发展,深掘铜梁龙文化、古城文化、红色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内涵,加强各类博物馆的建设,加强本土特色的文艺表演,增加水上娱乐项目,完善黄家坝配套旅游娱乐项目。按照全区旅游营销方案,大力推动“十个一”工程,分阶段将安居古城推向西南地区、再到全国、直至世界,让安居这座“养在深闺”的中国第四大古城早日家喻户晓。

文/吴鑫 王萃 王静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