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滚动 > 正文

七·一系列策划之二:再现红色老区魅力 重温红色革命故事

2017-06-29 11:25:28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编者按:大丰,一个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地方;大丰,一个到处烙着革命印记的地方;大丰,一座谱写了无数英雄事迹的地方……七一前夕,本报记者集中走访了一些抗战老兵、英烈家属,以及走过那个年代并留下深刻记忆的人们,聆听他们讲述英勇抗战、军民连心的革命故事,探寻这个城市的红色底蕴。


“只有党才会为贫苦百姓指明道路。”

——“残废连”军人马德胜的信仰与担当


马连太

“我的父亲叫马德胜,出生于1904年,是一名新四军战士,在黄桥战役中受伤后被编入残废连到了大丰。”6月25日,记者在大中镇晋丰村采访了78岁的马连太老人,听他讲述新四军老战士马德胜的故事。

发生于1940年的黄桥战役是新四军改编以来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该战役中新四军获得胜利,一举将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九军消灭,军长李守维阵亡,并占领了姜堰。马德胜在这场战斗中受了伤。“一颗子弹射穿右腿,还有一颗子弹射中左脸。”马连太说,战斗结束后不久,部队就要继续开拔。像马德胜这样的伤残军人,被整编为残废连,留在地方进行战斗。残废连的总指挥是新四军二纵的一个团长叫叶克守。“那时分到大丰的残废连连长叫俞林,我爸爸是其中一个班长。”马连太说,他父亲是河南人,在徐州参加新四军,一直居无定所,到大丰才算是安了家。马德胜在这里娶妻生子,成为一名大丰人。

“虽说叫残废连,但大家并不在一起,每个乡镇都分几个人。”长大后也成为一名军人的马连太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组织形式。残废连的成员在身份上其实已经与部队脱钩,参与地方建设。但他们又是一个非常严密的组织,经常召开各种会议。“大丰那时分为垦南区和垦北区,我父亲担任过垦南区的党委副书记。平时工作很忙,但残废连的活动他几乎从不缺席。”马连太告诉记者,这些残废连的退役军人组成了一支非常重要的地方武装,“那时这里刚刚解放不久,反动派经常搞破坏,残废连的人就负责清剿这些残余势力。”

不仅是革命武装,残废连还成为地方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到地方后,在各乡镇筹建党委政府,极大程度上健全了建国前共产党在苏北的基层组织。“他们那时候还搞商业,大丰第一个糖厂就是我父亲建起来的。”马连太回忆,他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在晚上给他们兄妹几个上课。马德胜总是跟他们讲,不打倒、不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百姓是活不下去的。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会为穷苦的百姓指出一条明路。马连太说:“也是从那时起,我下定了决心,一辈子都要向父亲学习,永远跟着党走。”

残废连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记者多方寻找,未能采访到现存于世的残废连军人,只在一些镇史中看到几个残废连军人的名字。但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在那段峥嵘岁月中,他们用伤病之躯,以满腔的激情践行理想之路。他们的勇气和担当,透过岁月迷雾,指引我们向前。

(苏楠)


“战场上只有前进前进再前进。”

——抗战老英雄沈正清的铮铮铁骨


沈正清

沈正清是远近闻名的抗战英雄。6月25日,记者到白驹镇采访沈老。因为全身有24块子弹片留在体内,最大的一块有大拇指指甲盖大小,92岁高龄的沈正清饱受疼痛困扰。但他依然热情接待了我们,声情并茂地讲述那段光辉岁月。

1944年5月,18岁的放牛娃沈正清从沈灶顶新乡(今草堰镇成文村)加入地方游击队,被编入台北独立团。“当时日本人来扫荡,我们就和他们展开‘麻雀战’,小打小闹,慢慢消耗。”沈老告诉记者,因为当时我方武器装备不够,人数也少,为避免无谓的伤亡,我方常采取“麻雀战”的战术。“那时候我经常和战友们忽东忽西,忽聚忽散,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迅速转移。扫荡的鬼子和伪军常常摸不着头脑,冷不丁地就被我们的子弹撂倒了。”沈老虽然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和小辈们讲起那血与火的战斗,嗓门洪亮,依稀可见当年的神采。老爷子仿佛又回到了和战友们挥刀杀敌的战斗中。

抗战胜利后,沈正清随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打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还跨过鸭绿江上了抗美援朝战场。“战场上就没有‘害怕’两个字,只有前进前进再前进。”沈老19岁就入伍并参加战斗数百场,肉搏、刺刀、枪战……每一场战斗他都亲眼目睹战友伤亡,当记者问他怕不怕时,沈老坚定地说:“每一个优秀的战士,在上战场之前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你在战场上代表的是你的骨肉同胞,代表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我要对得起我军人的身份。”历经生死考验的沈老,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上级嘉奖和颁发奖章数次。2005年、2015年抗战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沈正清两次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章。

抗战英雄的铮铮铁骨不仅表现在战时。从部队转业后,沈正清先后在公安系统、街道办、公社管委会工作,1982年离休。他怀着一腔炽热的老兵情怀,积极开展工作,清正廉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他慷慨解囊帮助他人,却从不为自己、为家人谋取一点私利。1960年—1970年的十年间,因遭受到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百姓生活很艰难,沈正清主动三次推掉调增工资的机会,让给其他更困难的同志,并且把国家给他的伤残军人抚恤金悉数捐出分文不取。老人的家国情怀成为家风代代相传。大儿子沈佩高中毕业就穿上了军装,在部队期间表现突出,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多次立功受奖,成长为原南京军区某部一名正师职大校军官(已退役);二儿子沈健高中毕业后也报名参军到东北服役。2002年,沈老的外孙陈思又加入军人的行列,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正营职少校飞行员。当年陈思新兵入伍时的照片记录这一家三代四个兵的无限光荣。

(苏楠)


“咱家,就是新四军伤员的救助站!”

——海门保长夫妇的抗日宣言


杨凤岐、沈沛琴

这组黑白照片是由81岁的市民杨美莲提供的,拍摄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照片上的人物是她的父亲杨凤岐、母亲沈沛琴。将这些原本是家庭珍藏的照片分享出来,杨美莲有自己的心意。“日伪军攻打大丰的时候,我的父母在家里收留和照顾了很多新四军伤员。”亲眼见证过程的她,希望家族后代都能铭记这段红色记忆,把爱国、明大义作为一种家族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

“我应该是大丰第一代启海后裔。”杨美莲打开话匣子说起家族的故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的父母响应实业家张謇的号召,从南通海门迁徙到大丰开垦,最终扎根落户在了南阳镇的通商。海门人的勤劳精干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靠着双手开垦荒地、勤耕细作,一大家子解决了温饱问题。抗日战争爆发,和谐的田园生活被打破,日伪军时常来袭,村民们的生活惶惶不可终日。杨凤岐年富力强、做事有号召力,周边老百姓都推举他做了抗日保长,并自发组织一些年轻人保卫村庄、保护村民。

“那时候,家里经常住着伤员,一瘸一拐地来,养好身体就离开了。”尽管说不出具体的年份,但是杨美莲的童年记忆里,家里的“亲戚”特别多。母亲告诉她,这些受伤的人都是在前线打日本鬼子的新四军战士。杨美莲说的老宅遗址在原来的通商乡兴亚村。在她提供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出那个年代农村生活十分贫穷,但当时的那处低矮民房却是当时抗战士兵名副其实的“救助站”。

杨美莲兄弟姐妹5个人,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一有受伤的战士被送来,母亲就忙开了,指挥一家老小一起来帮忙。没有那么多床和椅子,大家就抱来很多麦秆铺在地上,有时候伤员太多了,堂屋、卧房、储物房的地上都并排躺满了人。伤员需要包扎,家里的衣物、床单都被撕成布条,条件实在有限,有时候破布块夹点棉絮就是止血材料。而最考验他们的事情,是怎么解决这么多人的伙食。杨美莲记得,那时候家里的米汤稀得都照得见人影,母亲还带着周边一些妇女到野地里挖野菜、挖药草,想尽办法让大家吃饱肚子。

“虽然那是个动荡的年代,但是却给我留下了很温馨的印象。”杨美莲说,那时候虽然自己还不到10岁,但每每看到鲜血淋漓、痛苦万分的士兵,还是能够想象出战争的残酷和战场的血腥。作为亲历者,她印象里父母收留和照顾新四军伤员的事情,也并没有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需要终日东躲西藏。在她的印象里,勤劳的母亲总是言语不多,手脚麻利、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身为抗日保长的父亲很有威望,组织着周边青壮年绷紧神经、保卫着村庄。他们私下与新四军前线组织保持联系,每每有战斗打响,他们就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去把受伤的伤员接到“大后方”疗伤休养。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杨美莲记忆里童年的家,就是一个铁打的营盘。受伤的新四军战士来了一拨又一拨,养好身体、养足精神就再次出发,绝大多数人这辈子再也没有见过。长大以后,有一次杨美莲的父亲还告诉她,那时候粟裕大将也曾在她家里住过一段时间,机智灵巧的二哥差点被“钦点”跟着一起去了前线……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最后成了云淡风轻的家族传说。年事已高的杨美莲如今是唯一存活着的亲历者,她觉得有义务把这个“家里的故事”传承下去,家族后代要记得、历史也会记得在那个年代有这样一对夫妻精彩地活过。

(杨燕)


“替兄从军,20多天军龄也光荣。”

——抗战英烈顾庭才的大家与小家


顾庭奎

“如果,我二哥还在世的话,今年应该是88岁了。”昨天,记者来到南阳镇老党员顾庭奎家里采访。回忆起二哥顾庭才的一生,老人不禁唏嘘,与这位哥哥一起生活的时间不过十多年,但是思念却持续了70年。

顾庭奎家里共有兄弟5人,其中老大顾庭贵、老二顾庭才、老三顾庭奎,因为彼此年龄相差不大,从小感情格外亲密。顾庭奎说,如果没有战争的影响,或许他们三人一辈子都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然后再一起终老在这片土地上,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1948年,当时的顾庭奎不过十四五岁,听到村里的大人们都在说,北边战事很紧张,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打得很激烈。不过这样的“大事”似乎离农家的孩子比较远,顾庭奎在意和高兴的是,那一年家里喜事不断。年满20岁的大哥顾庭贵结婚了,结婚意味着成人和立业的开始,是这个小家庭里的一桩大事。二哥顾庭才与本村的一个姑娘情投意合,两家也订下婚约。哥哥们相继独立,顾庭奎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

但前线的战火还是波及到了这个村子,有生力量是战争的根本,村组织和干部家家户户动员,凡是有男孩的家庭都要出一个人力支前。顾家适龄的儿郎只有老大老二。报效祖国、匹夫有责,老大顾庭贵是血性男儿,他主动报名。新婚的妻子哭哭啼啼,但丝毫没有打动他,他觉得二弟还年幼,他去支前是当仁不让的。兄弟同心,当时刚刚18岁的顾庭才也和哥哥有着一样的想法。“大哥是家里的顶梁柱,又刚刚结婚没有留下后代,他为了我们一大家着想,毅然决定替兄从军。”说起当初的一幕,老三顾庭奎眼里含着泪水。

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爱国是大义,爱家人是小义。周边群众都夸英勇支前、替兄从军的顾庭才是兼顾了“大义”和“小义”,兼顾了“大家”和“小家”,同时又特别舍不得这个有情有义的毛头小子。战场是残酷的,顾庭才加入了解放军,便立即随队前往战事最为紧张的前沿,当时的他并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是解放军三大战役中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

谁也不知道顾庭才经历了什么, 家人们翘首以盼,却等来了他牺牲了的噩耗。当听说儿子上了战场不过20多天,就光荣就义,连尸骨都不知道在哪里时,老父亲顾秀章哭晕过去几回,兄弟们更是含泪收拾准备沿途打听,发誓要把顾庭才“找”回来。纷飞的战火让骨肉团圆变成奢望,这个事情成为顾庭奎一辈子的遗憾。

人们记住了英烈的大义。部队追认顾庭才为抗战烈士,至今他的名字还被刻在大丰烈士陵园英烈榜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烈属代表,他的父亲顾秀章成为了大丰县人大代表,大家都尊称他“老抗属”,这是一种痛彻心骨的光荣。家人记住了他的仁义,近70年来,顾庭奎兄弟几个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二哥的纪念。

(杨燕)


续写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暮然回首,收获的是激情与感动。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们有的在战斗一线书写人生传奇,有的在风险考验中彰显坚强意志,有的通过勇气与担当体现人生价值……在屈辱中奋起、在曲折中探索、在追赶中接力。那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今天读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和平与发展,是每个时代的最强音,也是每一个人的朴素期待。为什么要记住他们?就是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这样的精神,成为一种延续的动力;这样的渴望,被一如既往的坚持。

回首那个年代,有太多值得叙说的大事。而在影响历史进程的每一个大事件背后,都承载着无数个小人物的光荣与梦想。他们身上,有着我们要寻找的“正能量”。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说过:“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无疑,那段岁月的人和事,也都会成为社会集体价值观的一种印记。“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光明,中国就不再黑暗”。卯酉大地因为他们才迎来了红日东升。他们值得被永远铭记和尊重。

读懂他们,也就读懂了我们的过去与未来。他们曾经感触到新中国在积蓄与酝酿期的各种改变,包括制度性的新的生长点,也包括变革性的新的起航点。正是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在推动国家进步、社会发展。我们要做的,是从中汲取生长的力量,让社会与国家,更加良性地运行、发展、前进。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光和热,以告慰先烈,不让悲剧重演。以创造美好生活,让国民幸福有尊严。

(苏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