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报刊 > 正文

记发展中的綦江中学克难共进开新篇 励志求真创辉煌

2017-01-22 13:28:38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记发展中的綦江中学克难共进开新篇   励志求真创辉煌

记发展中的綦江中学克难共进开新篇   励志求真创辉煌

群英谱

记发展中的綦江中学克难共进开新篇   励志求真创辉煌

舞蹈《风筝》获重庆市一等奖

记发展中的綦江中学克难共进开新篇   励志求真创辉煌

新校区效果图

核心提示

綦河水泱泱,孕育英才;太公山巍巍,造化神灵。在綦水环绕的綦河江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学校——重庆市綦江中学。该校始终坚持“发展人人,人人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拥有智慧的綦中人。悠久文明的历史是该校几代綦中人发挥“克难共进,励志求真”精神顽强拼搏的见证。

“对坐轩窗读书乐,怎忍花前不醉归。”在綦江中学的校园里,大树见证了沧桑历史。1910年,綦江中学由留学日本弘文师范学校的屈荪坞、书法家张华廷、小学校长田斗寅及伍某等人发起后,得到有识之士王浒平、赵维翰、杨晴霄等人的支持,在中街考棚(今中山路小学)成立“綦江中学堂”,即现在綦江中学的前身,屈荪坞是第一任校长(堂长)。綦江中学堂成立至今,三停三立,六易校名,从最初的100余师生,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师生。

翻开綦江中学历史的篇章,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学堂”一岁停止。1925年,恢复“中学堂”后更名为“綦江中学校”。一年后,因经费问题再次被迫停办。1927年,该地又开始恢复綦江中学校,当年招生一个班。次年春,学校因经费缺乏,招生又遇到困难后停办。 1932年,改校名为“綦江县立初级中学校”,全校共3个班,学生90人,教职员工11人。1938年秋,为避日机空袭,学校奉命从中街考棚迁往离县城六十华里的永新镇张家沟池氏庄园和青云庄办学。 1942年秋,该地将学校从张家沟迁回离城十多华里的南山坪,租赁庆云庄和桂馨庄民房授课,以待新校建成。1944年秋,学校由南山坪迁到城隍庙(原粮食局)住男生部,租佃连城庄民房住女生部办学。1945年秋,由于城隍庙作为国民政府军202师训练基地,学校在欧家湾(原綦江师范)建临时校舍。1951年,学校从欧家湾(原綦江师范)迁到农场(又名饭甑子,今校址)。195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綦江中学校”,綦江中学成立中苏友好协会。1969年1月,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綦江中学校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恢复原校名“四川省綦江中学校”。1998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綦江中学”。

2000年以来綦江中学考入北大清华的部分学子名单

罗佳,高2001级学生,考入北京大学;

陈娅莉,高2002级学生,考入清华大学;

欧杨亮,高2003级学生,考入清华大学;

杨紫,高2004级学生,考入清华大学;

杜兵,高2005级学生,考入北京大学;

黄治江,高2007级学生,考入清华大学;

穆太江,高2007级学生,考入清华大学;

胡春阳,高2008级学生,考入北京大学;

杨林,高2012级学生,考入北京大学;

蒋绍垟,高2014级学生,考入北京大学。

王紫伊,高2016级学生,考入清华大学。

卿鑫,高2016级学生,考入清华大学。

……

该校恪守“为学生3年负责,更为学生30年后负责;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要一个学生掉队”的庄严承诺,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办学佳绩不断提高,成为谱写当今綦江历史的美誉佳话。

A 创新綦中—— 特 色

近年来,綦江中学创新开展教学工作,全校学生申请国家专利40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超过500项,特别是2011年申请国家专利802项,2013年获得授权专利301项,创造了申请量和年授权量全国中学第一的成绩。学生撰写的发明故事2867篇,分别在《中国中学生报》、《科技·人文》、《云翥风》等刊物发表25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比赛,获国家级、市级、区级奖598人次。建特色学校,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强化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教育“七个一”,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深化科技创新教育,凭借创新特色铸就了独特的教育品牌。

学校坚持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宗旨,加强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创新教育课程,激活学校创新文化,指导创新实践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平台,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以创新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綦江中学除了有秀丽的风景,还有更加迷人的校园文化。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动力。随处可见的中外思想家、科学家雕塑;校门东侧新建的“文化墙”,更是让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学楼中问题式标语总会引人深思……这一切不仅成为了校园环境的艺术品,也成为学校“求实创新,自强不息”的物质载体,熏陶感染着每一位綦中学子。

科技教育的另一支主力军是教师,而教师在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创新教育特色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00年5月,綦江中学科学技术协会成立,翻开了该校科教工作的新篇章。目前,该协会会员从成立之初的34人已发展为73人。兼任綦江中学科协会长的刘玉才组织百余名教师远赴山东、江苏等地考察,深入洋思中学、栟茶中学等名校“取经”。此外,还邀请西南大学、市教科院、北京师大的近十位专家教授到校讲学。除此之外,协会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开阔视野,激发会员的科研兴趣,提高教师指导创新的实践能力。2005年在市科协学术论文评比中,协会选送的6篇论文全部被收入《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重庆卫星会议暨重庆市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在学校科协的组织和指导下,学校课程开发小组教师编撰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校本教材。2010年,全校正式开设了创新教育必修课,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激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走入创新实践活动。

思起于疑,疑孕育创新,创新是内涵式发展的驱动力。自2007年以来,在问题式教学中,学校就将“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实验、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创新思维,养成探究的好习惯,形成创新型“问题式大课堂”。在2010年第25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动手制作的《家乡的桥》桥梁模型获得了团体二等奖。

学校除采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外,还开设了2+X活动课和20多门选修课,学生利用周末、假期开展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科学实验等方式,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不少实用新型技术发明从中萌芽。

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还设置专项经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在导师指导下,小制作、小发明来到了市科技创新赛场,研究性学习论文参加县、市,甚至全国的评比,更多的同学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

B 现代綦中—— 奋 进

该校占地223亩,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科技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多功能活动中心、配备了112间多媒体数字投影教室和耗资达百万元的校园网;拥有多媒体双向播控系统、电脑室、课件制作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理化生实验室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硬件设施日臻完备。

近年来,该校先后投入近800万元,对园林绿化设施进行完善,增加绿化植物种类,引进高大乔木。学校现有占地近6000平方米植物园和有60多年历史的池塘,植物83种,腊梅园、植物园、鲲池等园林景观12处,绿化用地率达57%,绿化覆盖率占74%,学生人均绿化面积12.3平方米,做到校园无裸土,绿化无死角,保证了校园天天有绿意,四季有花香。学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重庆市“优秀园林绿化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45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6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30人,重庆市特级教师3人,研究员1人。

2007年,綦江中学大胆“挑战”传统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经过数年的探究和坚持,各学科确立了以“问题式探究教学法”为主要特征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式教学大课堂”,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入手,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动力、效率、效果三大问题,将课堂教学过程设置为“三阶段、五环节”,即“课前生问、课中探问、课后延问”三个阶段和“问题导入、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拨引领、小结巩固”五个环节。以问题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指明了方向和重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实现“人人都有学习的愿望,人人都有学习的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目标。学校自实施问题大课堂教育改革以来,迎来教育同仁、专家5000多人次来校参观学习,教育质量年年攀升。2014年高考重本上线476人,本科上线1538人;2015年高考重本上线586人,本科上线1505人;2016年高考重本上线620人,本科上线1495人。

该校始终坚持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立足学校工作实际,为广大教师提供专业成长平台。学校每年开展“新老教师结对”活动,采用“师父”指导“徒弟”的形式,落实教师成长三年规划,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成长,进一步助推教师队伍成长。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学科教研组、学科备课组、学校骨干教师团队、试题命题组,数学、物理和信息技术竞赛指导团队,学科问题集编写小组等,以新教师、骨干教师为重点培养对象,充分发挥教研组组长牵头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团队。2016年,学校物理教研组被市级部门评为“重庆市最美教师团队”。

C 智慧綦中—— 内 涵

2014年,该校构建了整体 “智慧德育”体系,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整体思考、整体规划、整体实施,从而使德育管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等要素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同时,使各年级德育层次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智慧德育工作模式。

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过程中,注重教师和学生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得以激发;用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强化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提高班主任的育德水平,让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增强学生意识中的向师性;通过召开主题研讨活动,(比如对特殊学生教育转化和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和谐师生关系进行研究)向和谐师生关系要质量。

学校在“智慧德育”体系构建中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和谐德育网络的构建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职能。主要做法:一是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创新家长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二是扎实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三是与区检察院等十个单位开展检校、警校、社区共建活动;四是组织好万名学生假日进社区实践活动,抓好“诚信课堂”教育。

学校的“智慧德育”将“知、情、意、行”智慧地整合在一起,以传授道德知识作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归结,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同时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构建“感恩教育”校园主体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是非分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智慧德育特色。

学校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注重发挥校训、校标、校歌、校刊、校报、校园网、学生社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德育功能;注重发挥德育主题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文化长廊等的育人功能。在校外德育环境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綦江区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服务社区、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其发挥育人功能;注重发挥校外德育辅导员、法制校长、关工委人员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D 多元綦中—— 个 性

綦江中学始终重视学生特长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组建了涵盖语言、文学、运动、艺术、国学、动漫等多个领域的24个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工作通过顶层设计,打造精品社团,将社团活动课程化,配备优秀的辅导教师或外聘专家,对学生进行辅导,进而推动该校社团快速发展。同时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校团委组织一年一度的社团招新盛会以及社团成果展。经过不到五年的积淀和发展,该校社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校园电视台拍摄的微电影《红舞鞋》在全国高中生微电影大赛获得一等奖,多部微电影在重庆市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

另外,学校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分为三大系统:校级、年级和班级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学生干部以“人格的魅力,学习的楷模,工作的典范”为工作准则。其中校级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和团委学生组织:学生会下设六个部门,分别是学习部、宣传部、纪检部、文体部、安保部和生活部,负责学校文娱、卫生、学习、纪律、体育、宣传等方面的活动;学生社团联合会下设四个部门,秘书处、注册督导部、宣传策划部、活动项目部,主管24个社团的相关事务;团委学生组织包括所设置的学生副书记、宣传部、组织部、志愿者部四个职能部门,协助团委老师负责全校团员工作及志愿者服务工作。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工作重点是督查本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而班级自主管理体系则是根据班级所需而设置的班委会。最后该校对学生自主管理建立反馈系统,用“全员育人”理念做指导,将学生自主管理情况有效反馈回团委、学生处、教学处、办公室等相应的职能部门。

E 团结綦中—— 凝 聚

该校现有校级领导干部5人,中层干部21人。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示范,深入教学一线,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常年担任高三毕业年级统考学科教学。同时,要求其他全体中层行政干部率先上好三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对教学业绩欠佳的干部实行“约谈制”。所有行政干部包班联系高三年级,每周听联系班级一节课,并与任课教师交流;掌握联系班级临界生名单,承包一名临界生辅导;参加联系班级每月一次的科任教师协调会,会前认真分析班级考试成绩;每月到联系班级对学生集体思想工作至少20分钟;常态化调研联系班级学情和教情,做好后勤服务,针对情况解决问题;每两周行政会上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F 未来綦中—— 辉 煌

“十三五”期间,该校将紧密结合綦江区教育总体规划,以建设“重庆市最好的学校之一”为目标,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全面规划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改革,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

学校将以制度设计为治理的核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形成依靠制度和程序来推动工作的机制,促进学校治理水平的提高。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建构决策、执行、监督、评价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的治理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该校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凸显学校办学理念,抓好课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丰富学校课程文化,坚持推进多措并举,鼓励学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以事业凝聚人,以创新吸引人,以爱心团结人,以机制稳定人,增强教师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幸福感和敬业精神。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增强学校核心发展力,成为重庆市教师培训示范性学校。

该校以“智慧”作为核心,以“做一个智慧的綦中人”为主题,建设智慧课程,构建智慧课堂,实施智慧管理,打造智慧校园文化环境,培育校园智慧文化,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幸福指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该校以特色发展为目标,构建学校“创新教育”的“五维”体系,深化落实创新教育,搭建创新实践平台,走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发展之路,营造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推进创新教育的机制。

百年綦中,风雨百年。未来的綦中,将是一幅绚丽宏伟的画卷。

记者 周喜冬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