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翠 通讯员 何开春)近日,记者从万州区有关部门获悉:为做好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 该区多措并举,采取“合、排、治、控、助”五字工作法,实现精神病人“管得好、控得住、零肇事”。
抓好“合”字,整合各方力量。由万州区综治办、卫计委建立健全了万州公安、财政、民政、残联等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精神病人的救治管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起草了《万州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办法》并上报区委、区政府审议。
抓好“排”字,减少风险隐患。按照“属地原则”,该区52个镇乡(街道)、635个村(社区)均组织力量深入辖区开展逐片逐户排查,对疑似精神病人开展逐人见面核查、建档登记,全面掌握区内精神病人的现实情况,并根据排查结果对全区7351名重性精神病人进行重新评估,重新确认出三级及以上严重精神病人372人。
抓好“治”字,确保应治尽治。该区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均组建了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队,搭建了覆盖全区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对符合强制治疗条件的及时依法转入强制治疗,对病情稳定且无现实危害的转回村(社区)进行后续治疗。今年以来,共应急处置危险病人110例。
抓好“控”字,实现应管尽管。对84名有肇事肇祸既往史的重性精神病人,严格按照“一人一专班”的要求,由村(居)委会干部牵头,集合精神病防治医生、监护人、驻社区(村)民警等力量成立专班,认真落实监测、预警、救治、救助、服务、管理等措施,并每季度进行1次回访、每半年开展1次评估。
抓好“助”字,力争应收尽收。严格落实“家庭支持、社会救助、各级政府财政补助”等强制医疗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残联救助、项目救助的作用,多渠道筹集经费,将“三无”精神病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治疗费用纳入财政保障,对公安机关送来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无条件进行收治,力争每名病人都能获得基本的治疗和救助。目前,该区共办理贫困残疾精神病人救助卡3229张,救助住院病人19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