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谭剑)日前,大渡口法院对症下药,采取四项举措努力促成有效送达,从而化解“送达难”。
据悉,该院强化立案登记释明工作,要求原告提供双方当事人准确的联系方式和地址,保证登记的信息详细准确,为直接送达打好基础。同时,灵活调整送达时间,尽量选择中午、下班以后的休息时间或双休日家中有人时送达。
同时,开通邮寄送达“绿色通道”。该院与邮政机构构建合作机制,确定专门邮政人员负责法院诉讼文书等材料的送达;缩短寄件回执取得周期,每周及时返回回执,提高效率;对专门邮政人员进行培训,妥善处理邮寄送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拒收、无法投递等情形,确保送达能够充分符合法律程序的要求。
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协助送达,该院邀请街道、社区人员等基层单位和组织等协助送达,并充分利用便民诉讼网络和联络员,最大限度地依靠人熟地熟优势节省送达时间。
此外,该院还积极探索电子送达模式,利用电子送达系统将录入的立案信息自动发送至受送达人预留的手机号,受送达人无论身处何地,通过手机就可以接收送达的相关信息,节约了司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