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平安建设暨社会治理创新推进会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治安巡逻车
视频监控系统
社区网格工作站
丰都县自2013年启动综治“三基”建设以来,以乡镇街道综治办实体化、村居综治站标准化、治安防控常态化、社区管理扁平化和网格管理信息化建设(简称为“五化”)为抓手,逐步实现了乡镇街道、村居综治组织和各类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规范有序,基础设施满足工作需要,基层综治队伍逐渐壮大,基层投入保障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开展扎实有效,有力地推动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多管齐下
实现乡镇综治办实体化
为切实巩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阵地,丰都县出台了专门规范性文件,对乡镇街道综治办办公场所、设备、机构人员编制等明确了具体标准,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实体化建设,并进行督查、考核,严格验收,对验收合格的乡镇街道给予经费补贴。
通过开展综治办实体化建设,乡镇街道综治办实现了“五实”。一是机构编制实。各个乡镇街道按照编办规定内设综治办,并按乡镇街道大中小的不同规模,配备工作人员3~7人。二是场所装备实。按照房间数不少于3间、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标准落实了乡镇街道综治办办公场所;按照有桌椅、有电脑、打印机等“五有”要求,落实办公设施设备。三是基础台账实。乡镇街道综治办统一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社会治安、流动人口、安全隐患、应急救援、反邪教和国家安全等五类基础台账。四是治理方式实。建立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日常工作联勤等社会治理联动工作机制,落实社会矛盾纠纷定期排查研判和风险评估、社会治安标本兼治、安全生产建管并重等社会治理措施。五是长效机制实。全面落实定期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平安建设领导责任追究、“一票否决制”等长效机制,确保政法综治工作有序开展。
“四个延伸”
促进村居综治站标准化
丰都县对村居综治站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具体方案和规范标准,严格进行检查验收,给予经费补贴,实现了“四个延伸”。一是工作机构延伸。在全县330个村居设立了综治工作站,配备综治专干330名;统一编印了《平安综治一本通》,建成了涉及信访稳定、治安巡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7大类81项基础资料台账。二是工作手臂延伸。组建村居专兼职治安巡逻队伍330支3400余人,落实村居人民调解组织330个,聘请调解员1000余名。设置农村交通劝导站270个,规范化建成170个。三是工作平台延伸。把政法综治安全稳定工作的平台建在村居、建在网格。在全县53个社区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远程视频监控铁路网点13个。四是治理末梢延伸。成立夜巡喊话队伍53支,守楼护院点278个,邻里守望点5313个;把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夜市摊主等吸纳为治安信息员,并配备到网格、楼栋,进一步延伸了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
多措并举
保证治安防控常态化
丰都县结合县情实际,通过加强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大突出治安问题打击力度,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完善社会治安分析研判机制。公安、综治部门强化日常研判,县委政法委开展社会治安形势季度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不定期听取平安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汇报,加强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究,确保治安防控措施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不断充实专业治安巡逻队、义务夜巡喊话队和守楼护院、邻里守望力量,新组建乡镇街道治安巡逻队30支1000余人,招募平安志愿者2500名,在16个乡镇街道分别配备6~12名专职治安巡逻员、2~3台巡逻车开展24小时治安巡逻。同时,指导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加强内保机构建设,配备保安或门卫,切实加强办公场所和职工住宅的治安值守。
加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按照3年实现乡镇街道视频监控系统全面覆盖的计划,丰都县已在18个乡镇街道设置了542个摄像头,将重点交通路段、人员聚集场所、财税金融单位、广场等治安复杂地区、场所、部位纳入24小时监控。2014年,全县所有单位均已安装视频监控。今年,新增20个铁路护路联防视频监控摄像头,实现了铁路护路联防视频监控系统对铁路线路的全覆盖。
强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今年初,丰都县经过认真排查,确定1个市级挂牌和4个县级挂牌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随即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具体责任领导、工作人员,统一制作了整治牌,强力开展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县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共立刑事案同比下降50%。其中市级挂牌单位立案7起,同比下降61.11%;县级挂牌单位立案20起,同比下降44.44%。共破获刑事案件25起,打击处理18人,共查处治安案件90起,查处治安案件违法人员90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治安形势得到了有效改善。
“12355”工作法
实现社区管理扁平化
近年来,丰都县通过多方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结合县情及基层乡镇、社区实际,率先在社坛镇社稷坛社区成功探索出独具特色的“1234555”社区服务治理工作方法,初步实现了社区管理扁平化。“1”即坚持一个核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2”即两个构建,一是用“一网三队”(一张视频监控网,专职巡逻队、义务巡逻队、网格综合巡逻队三支队伍)构建平安社区,二是通过“五强化”(强化环境、协会建设和法治、卫生、文明意识)构建人文社区;“3”即依据街巷定界、人口定格、设施定位三个标准划分网格;“4” 即建设办事平台、数字化平台、服务平台、公示平台四个平台;“555”一是每个网格按照实际需要只配备一至两名网格员,但要承担基础信息采集、矛盾排查调解、基础工作管理、安全治安信息收集上报、平安综治宣传全部职责等五项职责;二是规范经费制度、管理制度、例会制度、评比制度、保密制度共五项制度;三是推进五个建设,即建设规范化队伍、精准化管理体系、信息化治理手段、人性化服务方式、密切化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各乡镇街道以此为参照,根据本地实际进行调整完善,全面推开网格化服务管理基础建设,落实社区扁平化管理措施,覆盖面达到100%。
扩大社区网格服务范围。丰都县社区网格化服务事项管理统筹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涵盖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治安巡逻防控,涉及公安、综治等部门;二是安全隐患排查,涉及安监、消防、国土、交通、食药监、市政、环保、应急等部门;三是矛盾纠纷调解,涉及信访、司法 、法院等部门;四是民生事务服务,涉及民政、人社、卫生计生、残联等部门及水、电、气等企业;五是政策法规宣传,涉及人大、政协、政法、宣传、纪检、组织等部门。
拓展服务阵地。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若干个网格服务点,主动为居民提供代办服务,办理代办事项。建立“中心-网格-楼栋-户”四级对外公示体系,设置网格公示专栏、网格公示栏、楼栋公示栏,发放到户公示卡。
优化办事运行流程。社区办理事项实行网格综治信息服务平台统一受理、集中交办运行模式,由社区网格管理办公室统一受理网格管理员上报的信息,社区能办理的,集中办理;不能办理的,提交乡镇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转办。办理结果接受网格员、群众评议。截至目前,群众评议满意率达100%。
搭建信息平台
助推网格管理信息化
今年以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向文明亲自带队前往市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通过深入乡镇、社区开展调研,组织相关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征求意见,决定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确定在高家镇、兴义镇、社坛镇和虎威镇等乡镇开展试点。试点乡镇与通讯运营商联合搭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人口、房屋、楼栋、场所、城市部件、社情民意等综治基础信息的全覆盖,并预留其他模块的行业系统接口,可根据融合进度适时接入。为每名网格长、网格员配备手持E通终端,通过终端可随时上报、更新、完善社区网格内人、事、物的信息及事件处置的进度和结果。引导社区居民在手机上安装群众工作系统APP,通过手机随时向社区、镇反映诉求。同时,网格管理信息系统与公共视频监控系统联网融合,进一步增强了信息平台的总体效能。9月16日,县委召开现场会,以社坛镇和虎威镇为示范点,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向文明亲自带领乡镇街道负责人和综治办主任赴现场参观学习,并在会议上进行了再部署再强调,要求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全面推广试点经验。
目前,全县各乡镇街道正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因信息系统建设资金需求量较大,而丰都属国家级贫困县,一次投入财政难以负担,所以各乡镇街道分步实施,计划3年完成全县建设任务。
丰都县以“五化”措施切实打好“三基”建设攻坚战,在取得“三基”建设突破性进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通讯员 周兴渝 刘成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