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被评为全市“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先进集体”;2011年,在全市平安萧山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中,排名第一;在市委政法委委托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的政法队伍建设民意调查中,2011和2012年度连续两年综合满意度得分排名第一。
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监管改造和教育矫治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化文明监所和“五好监所”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所2所,市级现代化文明监所5所,“五好监所”10所;教育矫治水平不断提高,危顽犯和难矫治人员转化率不断提升,罪犯和劳教人员教育矫治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8+1”执法监督管理制度,在收押、收治、释放、减刑、假释和保(所)外就医等执法环节,均未发生重大执法责任事故。
5年调处矛盾纠纷219万件
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建制乡镇、街道和村居实现了调解组织全覆盖,区县级重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实现了全覆盖,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加快建立,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化体系基本形成;全市乡镇街道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村居、社区调委会规范化率由2007年的60%上升至85%,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刘玉美工作法”全面推行,5年来调处矛盾纠纷2193008件,调解成功率达98.49%,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显著提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员案件补贴保障机制,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3万名新任领导过法律关
普法依法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法律八进”活动深入开展,各类重点对象接受法制教育培训达2000多万人次,全市共有30810名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了法制理论知识考试,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各类主题法制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提升;“法治创建”有效开展,打造的“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示范引领作用明显,“法治区县”创建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分别达到全市村、社区总数的88%和91% 。
办理法律援助案15万件
法律援助保障民生取得显著成效。法律援助“民心工程”深入实施,“五主动给力农民工朋友维权活动”有效开展,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2362件,持续实现了“应援尽援”;便民服务不断深化,29个法律援助机构完成便民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占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总数的72.5%,超过东中部平均水平;办案质量不断提高,案件质量合格率达98%,受援群众满意率达95%;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强化了机构、人员、经费“三条保障线”建设,得到中央领导和司法部的肯定。
5年新增律师2109名
法律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律师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律师事务所由2007年的318家发展到554家,执业律师从3559人发展到5668人,律师平均学历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职能作用日益凸显,律师担任政府部门、乡镇街道和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分别达66%、100%、100%;公证业务不断拓展,年办证量由2007年的14 万余件上升到15万余件,其中民事公证和涉外公证增幅分别达到9.6%和36.5%;公证质量不断提高,执业监督及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案卷合格率达到95%以上。司法鉴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业务范围覆盖社会管理主要领域,27家鉴定机构通过了国家级和省级资质认定,通过能力验证568项,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十家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之一;司法鉴定公信力不断提升,鉴定结论采信率达95%以上。
2万名社区矫正人员解除矫正
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区矫正工作管理不断规范,探索形成了“13589”社区矫正模式,GPS定位信息管控系统全面推广,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矫正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0838 名,累计解除26133名,现在册14705人,再犯罪率为0.01%,远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安置帮教工作管理不断加强,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服务不断深入,建立安置帮教基地167个,“中途之家”5个,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98.28%,安置率达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