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能源观察 > 新能源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智慧服务能否改变市场走向?

2019-04-15 18:32:36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这几天,一则消费者维权事件在网络引起了轰动:西安一名女车主购买了一辆新款奔驰轿车,还没开出4S店,车体发生漏油故障,几经周折后未得到相应的售后服务。于是车主被逼坐在奔驰车发动机盖上哭诉维权。事件被爆出的第一时间里,新华社推出了系列海报。其中一张写着:油漏了,别把良心也“漏”了。热烈的讨论持续发酵,众多网友发帖“吐槽”不愉快体验。

车企的服务环节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对于尚处在发展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智慧服务的升级也迫在眉睫。

叫到一辆新能源网约车,司机也曾经是“的哥”中的一员。谈起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感受,司机师傅干脆地吐出一个字:“快!”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驾驶速度,还是后续的充电速度,“对出租车或者网约车司机来说,特别友好!”师傅补充道。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可以自动搜索附近相匹配的充电桩:通过距离、用户自定义偏好排序、以及筛选不同运营商进行搜索。同时,扫码充电,更可在手机端实时查看充电情况,在充电完成后收到智能提醒。

相关增值服务的提供也开始在各大充电运营商的界面中显露头角:充值、约车、代驾、道路救援、违章查询、代驾等等。每一个充电站的详情页均可获取收费信息、车位余量以及附近的餐饮、购物、酒店及卫生间等信息。这些相关增值服务为构建电动汽车生态圈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基础和用户体验。

从“各扫门前雪”到“纳入一张网”

令众多新能源汽车车主担忧的莫过于充电难问题。市面上的充电桩车企20余家,起初的充电状况是杂乱分散的。“各自为政”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起初发展时的战略布局。显然,这样的状况并没有为不同车企的创新技术架设“康庄大道”。市场上近年来对于新能源车车主的偏好调查显示,其中占比最高也是最令消费者感到担忧的,便是层出不穷却“难辨雌雄”的充电运营商。这大概是所有新兴行业萌芽阶段都会经历的过程:分裂。埋头苦干,却忽略了市场的作用。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先打破僵局。

2018年9月19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与南方电网智能充电服务联通。至此,我国主要20余家充电运营商均纳入“一张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车联网累计接入充电桩28万个,充换电量同比增长75%。在今年的二季度会中,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动汽车业务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持续推进车联网平台功能优化和业务推广,积极开拓专用车充电市场,加强与省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合作,上半年完成60家地市业务布局。从分散到集合,从分裂到融合,这似乎是每个行业的必经之路。但其背后,需要像国家电网这样的一位行业领军者,为众多尚在摸索出路的车企保驾护航。

智慧车联网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电网在泛在电力物联网领域的先试先行典型案例,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

物联网中“连通性”是智慧涌现的“源头活水”:将消费者、其所处环境进行数据化解读和链接。技术因此成为智慧服务的先行条件。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数据、用户信息、能源数据交互的关键枢纽,具有典型物联网终端的特征。通过互联网连通行车状况、道路环境、人员信息、充电桩详情数据,并将整体数据打包发送至云平台,实现“车-桩-路-网-人”相互连接。

目前在技术层面,我国有不少车企都实现了集成系统、软件、控制开发一体化。除芯片技术需要依托外国企业研制外,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电机、电控、辅助驾驶系统、车联网系统等等均可实现。而国家电网公司整合芯片产业资源,大力推动基于“国网芯”的新型智能终端研发应用。众多车企紧随其后,研制“中国芯”,登上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中的“珠穆朗玛峰”。

技术尚可攻破,服务怎能掉队?

这是一个需要人情味的时代。众多新能源车企驶向了科技的汪洋,也面临返航的危机:突破了技术难关,但后续的服务环节却与其相差千里。西安这起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更是一记警钟:技术上革故鼎新,服务上故步自封。有了技术,却没能让消费者享受到高科技的便捷。那么这样的技术研发还值不值得?众多车企又应该向谁提交这份技术创新的答卷呢?

好的消费体验还得老生常谈:以人为本。从消费者体验倒推,最容易被俘获的是多样化、定制化的“服务+”,也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智慧服务。互联网时代的温情被注入数据严密、思维缜密的云平台,通过大数据的精心布局,成为服务多样化、设备开发差异化的必然结果。这是新能源汽车生态圈中具有挑战性的一环。如何倾听市场,依托信息技术网络,在与用户连通的过程中更好地贴近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增强用户体验感与满足感。这既区别于传统车企的服务概念,更是智慧车联网中,“智慧”一词的体现。

这一次,国家电网公司依旧一马当先。

为了实现“智慧”服务,需要一套成体系的能源互联网系统作为依托。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的智慧能源控制系统正是在这个语境下应运而生。它能加快智慧能源控制系统完善,服务电动汽车等新型用能设备规模化发展,助力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国网电动汽车员工杨翃向记者介绍说,这套系统可以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Vehicle to grid, V2G)。车与人、与户的连接基于家家户户都有的智能电表。电表不仅仅用来计量家用电器的耗电量,家庭以外的充电桩、储能设备也能够接入,形成一个集纳客户侧的数据交互生态圈。这一理念即是让智能电表扮演了“能源路由器”的角色,这正是今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两会上,董事长寇伟所提到的“能源路由器”的具体实践。

这套系统以智慧车联网“e充电”APP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充电方式自主(有序充电/立即充电)选择、用车时间智能录入、充电状态实时推送;利用蓝牙近场通信技术,有效规避了地下车库网络信号差的影响。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个性化服务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节约了充电时间,解决了充电桩信息有误或联网不稳定所导致的低效。而下一步,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将会深入开展“邻近车位共享+有序充电”试点,这对于众多新能源汽车车主而言,又是一大利好消息。

机器通信的根本不在于技术,互联网思维也不仅仅局限于讨论互联网的发展。而在于技术、科技的作用下,消费者是否享受到了与技术相配套的服务。如果要谈论技术,我们尽可以谈论5G、大数据时代下的无人驾驶。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无休无止的对于后续服务的发问:该技术是否安全?能否延续?消费者买账吗?显然,脱离了人文关怀谈论科技发展是缺乏时代特色的片面讨论,也是作为能源生态圈中无法形成闭环的一大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靠什么?

即便如此,在充电桩发展配备迅速、充电技术不断更迭、智慧服务不断加强的当下,新能源汽车在其他机动车中的市场份额仍然占比不高。在新能源汽车指标限额未放宽、政府补贴减半、同款车型费用上涨、时间成本激增等因素的作用下,民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热情似乎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氢燃料电池的出现,让众多车企看到了曙光。这项科技可以改变市场走向吗?很多车企和消费者同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不同于目前被高度使用的锂电池,氢燃料电池为高纯度氢气或高含氢重整气,真正意义上实现“零排放”。“充气五分钟,续航一千里”的黑科技能否扭转目前市场活力不足的现状?

如果只将目光关注在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上,那么这个新能源生态服务圈是无法形成闭环的。它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台环节:服务。与锂电池相同,氢燃料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氢气压缩技术是否成熟,充气站的布局是否安全、科学、便捷。

显然,目前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性无法使其快速引领改变市场走向。“黑科技”氢燃料电池在目前的制作工序上尚存在着争议。主流的制氢方式有煤制氢、氯碱副产物制氢、电解水制氢等,以上三种方式存在着可能释放一氧化碳、依赖工业品生产布局以及能源重复转换等问题。而氢气本身为气体,密度较小。这为后续的氢气压缩带来不小的挑战。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导致储氢容量较低,氢气的质量仅可占容器质量的1%~2%。

对于氢燃料电池的讨论将重点放在了两部分:科技的可创造性,以及服务的可实施性。而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谈论技术,并非意味着仅仅理解技术,而是要求车企通过技术理解互联网思维背后的“服务+”。

与此前讨论的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相同,利用大数据及云计算为平台进行的“车-桩-路-网-人”智慧服务模式依旧可以沿用到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只是将“桩”改为了“站”。对于“站”而言,目前加氢站布局存在一些列安全问题。如何在氢气压缩后实现充气稳定、安全,在技术层面尚未有定论。而标准缺失和成本高昂两大难题也使得加氢站的建设困难重重。氢气本身的安全问题、加注氢燃料时的安全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都需要解决好。更重要的是,加氢的背后需要一整套氢能源生产和运输网络作为支撑,智慧服务依旧是重头戏。

智慧服务能否改变市场走向?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拔得头筹?很显然,智慧车联网时代,科技为王、服务至上。只有双管齐下,方能赢得未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