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观察 > 产经 > 正文

迈入全面振兴时期 乳企再迎利好

2018-06-01 16:02:34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奶业振兴和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围绕奶源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消费引导等方面做出全面部署。日前,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对我国加快推进奶业振兴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据于康震介绍,我国奶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奶牛规模养殖和乳品加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奶业迈进全面振兴的新时期。业内人士分析,聚焦奶业振兴,体现了国家对“一杯牛奶”的高度重视,乳企将迎利好。

创造良好条件

于康震表示,为促进奶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这次意见提出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乳品生产全程管控。落实乳品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严格奶牛养殖环节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和监管,实施乳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健全乳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二是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力度。支持乳品企业建设自有自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奶源基地,进一步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品的品质。三是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支持乳品企业开展质量安全承诺活动和诚信文化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推动乳品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实行乳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等。

乳制品行业专家宋亮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奶业振兴意见强调了三方面,整体来看已精准切入奶业发展瓶颈问题,其中引进优良品种、强化监管等措施为接下来的奶业发展把控了大方向。但宋亮也坦言,良种繁育是个制高点,近几年我国奶业发展在此方面相对停滞,主要是缺乏推进动力,目前我们使用良种和好的冻精都需要进口。此次国务院重点指出,但其核心在于如何构建科技研发的有效激励机制和技术应用推广制度。

在提高生乳及产品标准方面,宋亮认为,经过这些年淘汰发展,我国生乳品质提高很大,提高升级生乳标准,一方面体现优质优价,既让消费者认识到优质原料生产优质产品,同时让国内奶源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价值得到有效回归。另一方面,提高升级灭菌乳、巴氏奶、酸奶的国家标准。防止复原乳过度使用带来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效推动国内奶源的使用积极性,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好的产品。“我曾经谈过‘乳资源分工’概念,其推荐几年的核心意义在于乳业产品标准升级。”宋亮表示。

此外,宋亮在谈到如何强化支持奶业发展时表示,“其核心在于第一要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要让农民拥有土地收益权和使用权,从而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结合,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适度规模,从而降低养殖成本。这样的模式也有助于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循环生态,即提高农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同时为农牧业再生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乳企迎积极信号

近年来大包粉等进口乳制品完税后的价格仍大幅低于国内乳制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进口大包粉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出现国内“卖奶难”与大量进口乳制品并存的现象。

据海关数据,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从2008年的38.7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247.1万吨。2017年进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鲜乳的数量达1485万吨,占国内生鲜乳产量的40.6%。进口的乳制品主要是原料粉,也就是大包粉,2017年进口71.8万吨,折合成生鲜乳相当于570万吨生鲜乳。

国产奶粉企业的代表飞鹤乳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说,奶业振兴意见体现了国家对奶业的高度重视,相信行业及各企业将更有信心和干劲,高目标、严标准、优产品,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也给消费者吃了一个定心丸,消费者对我国的奶制品、婴幼儿奶粉将有更大的信心和全面的认知。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对国产奶粉来说是关键性的一年,除了国务院提出奶业振兴意见以外,2018年还是“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制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伴随着消费升级及全面二孩政策、消费信心恢复等利好,奶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对于奶业振兴意见对乳企的影响,宋亮坦言,国务院此次提出的奶业振兴意见的配套跟进为奶业指明了方向,但还需要相关政策跟进。(记者 周子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