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观察 > 资讯 > 正文

同谱乡村文化振兴曲 共奏扶贫扶志交响乐——区文化旅游委“三个聚焦”着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走笔

2019-03-11 16:09:08   原文来源:中国财经观察报

乡村是一个文化空间,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原点。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渝北文化人正在努力奋斗的方向。

2019年,区文化旅游委将着眼聚焦群众认同,聚焦传承保护,聚焦补齐短板等“三个聚焦”,精准发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文化保障,奏响一曲乡村文化振兴的交响乐章。

聚焦补齐短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想练舞有活动场地,想看书有农村书屋,想看表演每个节日都有,这样的生活已经走入了很多渝北村民的现实生活中。家住茨竹镇的陈丽婉就是享受到这样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人。

她告诉记者,他们的文化服务中心自从进行提档升级以后,不仅有了排练室,还有书画室和展览室。在展览室里,展出了独具茨竹特色的华蓥高腔,这让她觉得十分自豪。“我们现在要排练舞蹈,就会到这里来,这样雨淋不到、风吹不到,我觉得环境比以前简直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陈丽婉说。

随着公共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更多的人像陈丽婉一样,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据介绍,今年,区文化旅游委将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档升级3个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2个、示范乡村文化大院10个、文化中心100户。推动数字化供给,深入推进“渝北文化云”数字文化工程,建成三级联通大数据平台,争取物联网向农村配送文化产品1000场次,推动1.2万户模拟电视对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同时,加快建设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线,按“一镇一村”要求,探索符合各地实际、具有推广价值的建设模式,创建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11个。

聚焦传承保护激发本土文化发展活力

提及大湾镇的“小河锣鼓”,相信当地人都十分熟悉,它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文化遗产,去年,大湾镇将“小河锣鼓”编写成乡土教材,并纳入当地中小学的音乐课程,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学习小河锣鼓,更好地传承好传统文化。

去年11月2日上午,在渝北区大湾镇明德小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河锣鼓”进校园正式启动。期间,该镇邀请了“小河锣鼓”的传承人冉崇荣,现场为孩子们演绎了“小河锣鼓”中锣的最基本打法。“看了他们的演绎,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要是有机会,我也想深入地学一下。”启动仪式现场,该校二年级学生小王(化名)认真地说。

“今年,更多的乡村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多更好更细致的保护。”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表示,今年,他们将着重打好“保护牌”“融合牌”“特色牌”,让渝北乡村能够留住更多的乡愁。

今年,区文化旅游委将摸清底数,公布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动文化遗产创新性转化,支持小河锣鼓、华蓥山歌、赵氏武术等特色文化走出去。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按照“三环十景”布局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办好乡村旅游节会,加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打造,推动土特产品、文创产品等乡村休闲旅游商品开发,培育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同时,通过在洛碛镇打造状元冯时行纪念馆,在兴隆镇打造礼朝屋基重庆院子,在大湾镇打造小河锣鼓传承基地等,推动“一镇一品”文化格局基本形成。

聚焦群众认同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去年12月,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区文联、石船镇主办的渝北区“文化双送”活动——“开放石船·逐梦前行”石船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在临空文化剧场精彩上演。

开场舞《幸福花开》、傣族舞《天上人间》、相声《我是石船人》、儿童舞蹈《大眼睛》、舞剧《众鸟之影》等节目精彩纷呈,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石船镇市容镇貌焕然一新,文明乡村一片繁荣的幸福美景。有美妙动听的歌曲,也有风趣横生的小品,还有气势磅礴的舞蹈,赢得观众掌声笑声连连。

这样的活动从去年底以来,连番在渝北区的各镇街上演,为的就是能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我们当地,文化生活可丰富了,晚会一场连着一场,欢笑一次连着一次。”家住洛碛镇的居民徐海伟这样说。

为了满足农村群众的诉求,今年,区文化旅游委将通过主动“送”、双向“融”、就地“种”的方式,为本地村民烹制更多的文化大餐。

为此,今年,该委将培育文化骨干、文艺志愿者1000余人次,组织区级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开展“放歌新时代”“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等活动1000余场次,放映农村惠民电影2890场。继续实施“城乡文化双送”工程,举办主题展览、演出50场以上,挖掘优秀乡村节目,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结合渝北地域文化资源,创作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积极争取川美、西南大学支持,打造龙兴写生基地、古路摄影基地、统景文学创作基地等乡村文艺创作基地,小河锣鼓、华蓥高腔传承学校和戏曲特色学校等乡村艺术特色学校。编辑出版渝北乡村文艺集,力争村村有故事、村村有村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